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图片>

我是世界遗产守护人——古村之中守徽韵悠长

2024-12-25 09:12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2月18日,胡晓雯在西递村敬爱堂内打扫卫生(无人机照片)。

西递和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两座村庄均有近千年的历史,村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2000年,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人们用各自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两座世界遗产村庄。

1954年出生的胡晓雯自幼生活在西递村,1991年,她成为敬爱堂的文保员。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西递村中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自到岗起,胡晓雯3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敬爱堂的保护工作中。一砖一瓦、一椽一木、一榫一卯,她熟悉祠堂内的每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出现腐朽、损坏或其他安全隐患,她都会及时发现并上报维修部门。

除了管理工作外,她还经常进行义务讲解,“我喜欢给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当导游,给他们介绍敬爱堂的建筑特点、西递村的风俗文化,我为我们的文化感到自豪。”胡晓雯说。

宏村中的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防火是第一要务。41岁的舒建军是宏村镇专职消防队的队长,规律性的“值守、巡逻、上户”是舒建军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全天候巡逻,白天查看有无电线裸露、飞线充电等现象,晚上则要提醒商户闭店时及时关电源、关火源。”除了日常巡逻外,他和同事要定期对村里的商户、民宿等进行消防检查。2024年,他带队排查的消防安全隐患就超过130项。

2016年,宏村智慧消防监测平台投入使用,该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全村重点建筑、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的互联互通,为宏村的消防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谈及未来,舒建军计划为团队引入高学历人才,以应对消防工作的日益科技化;“现在身体好着呢,只要健康,就会一直干下去,”胡晓雯笑着说,“我喜欢这份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