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芯片”筑基石
自2017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全国多地开花,成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将镜头聚焦至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这里自2019年6月建设以来,在引领南繁种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长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创新体系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助推当地经济发展,2021年5月,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在产业园揭牌。次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该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总体情况介绍,对海南省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立足南繁服务种业——
围绕关键战略,聚合力攻难关只为重大突破
农稳社稷,种子为基。2022年9月16日,我国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在产业园设立,目标直指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急需品种,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事业产业并举,为种业振兴“强筋壮骨”。
围绕主粮作物、油料作物和畜禽育种中最紧迫、最难解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问题,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推动种业振兴新型举国体制先行先试,以底盘技术为支撑,将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至育种进程,高效精准筛选优异基因,开展智能品种设计,培育超产稳产、优质营养、资源高效、环境自适的战略性大品种。
艳阳高照,入冬后的三亚再次迎来了南繁季。在产业园内,3座由轨道牵引的可移动金属大棚整齐地立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田上。“这3栋大棚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只要一下雨,大棚就会顺着轨道自动展开,为试验田里的水稻挡雨,保证试验田盐碱度不变。”中心副主任来永才正带领团队筛选适合不同类型盐碱地种植的水稻种质资源,“丰富的种质资源不仅有利于打破低效、低水平的重复性简单育种,破解品种同质化问题,更是开展大品种选育靶向攻关的基础性工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70%的农作物新品种都经历过南繁加代。“如今,随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南繁种业育种技术转化试验平台等诸多重大种业科研平台在产业园内相继建成,该产业园成为已建成全国数量最多、空间最大、体系最全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聚集区,是种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标杆。”产业园办公室主任、崖州区副区长陈小平告诉记者,“产业园发挥集聚作用,吸引了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9所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入驻,2000多名科研人员在此进行技术攻关。”
立足园区促进科研——
优化科研生态,培育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如何培育良好科研生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从而打通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中存在的卡点堵点?当我们将镜头拉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改革过程时,得到一种新的解法。
随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成立,其前身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的定位被确定为:以热带水产、热带果蔬等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精准农业技术集成引领,承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产业价值链,名称也由“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改为“海南省种业实验室”。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产业促进部副部长黄河飞颇具战略眼光,他告诉记者,为避免重走“重立项、轻管理、荒运行”的老路,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前端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进行布局,末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揭榜”项目池资金;支持企业深度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提高企业在科技项目方向确定、任务凝练、论证咨询等各环节的话语权;建立新型人事管理模式,采取“报备员额制+双聘+任务聘用”的模式,畅通科研人员流动通道;突出以工作绩效为导向的评价与收入分配制度,不唯论文论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验室立项成功并不意味着拿到了‘免死金牌’。”黄河飞将实验室改革讲了个真切,“有几个已经立项执行的项目被叫停,因为它们要么逐渐偏离了市场需求,要么不再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为解决影响海南种业发展的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2022年海南省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在产业园挂牌,打造知识产权特区综合服务枢纽港,汇聚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为创新主体提供植物新品种、专利、司法协助等7大类共42个服务事项。通过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将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18个月缩短为3个月左右,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9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8个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左右。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良好的科研生态吸引下,32家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6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产业园,累计育成新品种365个,制种产量2505.78吨,辐射推广面积超150万亩,新品种推广间接产值超20亿元。
立足全岛面向世界——
服务热作产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仅要激活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还要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围绕海南本地需求,促进热作产业发展。
独特的光热条件,本应让热作产业成为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农业发达省份相比,海南热作产业也面临着“粗小散弱”“优势不优”等问题。如何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充分发挥热区优势,做优做强热作产业,是产业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与生物安全研究室副主任胡帅给记者讲了这样一段往事:如今“果盘子”里的常客香蕉,曾因香蕉枯萎病濒临灭绝。染病后的香蕉整棵植株从里至外快速黄化枯死。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香蕉枯萎病在热带地区蔓延,海南的香蕉种植面积一度从97万亩降到不足20万亩,广东等地的香蕉产业也遭受打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发挥热带地区气候优势,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进一步打响海南热带农产品品牌。”自此,海南农业立足自身优势,由“引进、推广、应用”向“引进来、改造好、走出去”的自主创新转型。
产业园内,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瞄准产业痛点,引进国内外香蕉优质种质资源,建立海南省香蕉种质资源圃,并对保存的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培育出了遗传性状稳定、优质、丰产、耐储运的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宝岛蕉”“中热1号”等。如今,“宝岛蕉”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及东南亚等地推广面积超130万亩,海南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低于3%,亩产和收益大幅增加,“中热1号”也于今年正式投入市场。
科技强农的故事时刻在上演。木薯是非洲等热带地区近10亿人的主粮作物,但由于当地品种和种植技术落后,木薯产量低,采收后易腐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利用国内外木薯品种开展杂交、诱变等实验,筛选培育出高产抗病木薯品种,在配套技术管理下平均亩产可达2吨至5吨,不仅有助于非洲解决吃饭问题,更使木薯成为其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海南与100多个热带国家(地区)地缘相似、情缘相亲,如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奔赴“天涯海角”,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这片热土播撒下不息不止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