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新疆农民沙海“淘金”
麦麦提和妻子在承包的沙地里挖大芸(12月4日摄)。
今年43岁的麦麦提·麦提赛伊迪是新疆民丰县尼雅镇甫甫克村村民。出生在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他,自幼和父辈一样常年忍受着风沙侵袭。
自20世纪末新疆全面开展防风治沙工程并大力推进沙产业以来,麦麦提从在合作社挖大芸赚工钱,到后来主动学习大芸种植技术并创业,一路走来小有收获。2018年,他承包了10亩沙地种红柳、大芸。红柳茁壮成长,大芸产量颇丰,麦麦提年收入超过5万元,从一名普通的雇工成为令人羡慕的致富能手。
2024年7月,甫甫克村召开大会,动员村民在后河坝承包沙地治沙。一开始,麦麦提和很多村民一样不敢轻易承包,但当地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激励,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麦麦提主动承包了700亩沙地,计划种植红柳和大芸。
刚刚入冬,麦麦提的700亩沙地已经平整完毕,相关的配套也已到位,只等明年春天播种。望着一大片平坦的沙地,麦麦提说:“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家乡的生态改善出一份力,我一定会尽自己所能,让这片沙漠变得更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近年来,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扎实推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数日前,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在政策支持激励下,和田地区已有8277户群众承包沙地41.2万亩,14家农民合作社和33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
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