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乡村文化嘉年华”在各地火热“出圈”

2024-12-09 10:0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安徽歙县,微凉晚风吹过千年历史的徽州府衙,高悬的大红灯笼将一旁的老爷咖啡馆烘托得更加热闹。身着紫色汉服的“90后”店长汪子俊正忙着给顾客送去热气腾腾的咖啡和茶点,屋顶缤纷多彩的纸扎鱼灯和场地中央咿咿呀呀的戏曲演出引得闪光灯频频亮起。
  “中式咖啡馆的慢节奏和老街的古老气质很契合,为将更多当地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并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几个年轻人还合作推出了汉服旅拍、武术展演等受到各年龄段消费者欢迎的新玩法。”汪子俊说。
  夜更深,咖啡店旁,一出名为《徽州府有喜》的沉浸式演出如约而至。“我们的剧情都取材于当地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通过提炼改写与舞美融入做到四季上新,既吸引了人气也传播了文化。”该项目负责人姜光钰说,高峰时节,单场就有1800多人观看。
  “乡土文化基因是乡村文化产业的核心生命力。”在歙县文物事务保护中心副主任周虎看来,文化和旅游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2009年,歙县投资约1.6亿元对徽州府衙进行了重建和部分修复,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进行复原。如今,府衙历史文化街区内9处文保单位都进行了全面保护,其中长约200米的打箍井街开设了15家具有徽派特色的民宿,带动当地居民累计增收4000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为22.48亿,同比增加15.5%;接待总收入为1.32万亿元,同比增加9.8%。
  近年来,随着交通、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之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宣传推介,“村BA”“村超”“村舞”等乡村文化体育活动火热“出圈”,各类民族特色的“村晚”颇受欢迎,非遗展演引游客驻足……一批过去少有人知、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字号”文化IP“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各地乡村文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文化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乡村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古村落、古建筑等具有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戏曲曲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认为,当前,以创意设计、演出产业、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嘉年华”日益兴盛,为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牵引力。
  中国政府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重视乡村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还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及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重视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穿越山谷丛林、体验蔬果采摘、观赏四季花海……走进安徽宿松县怡花湾文旅小镇,五彩果园、木屋民宿、萌宠乐园等在眼前次第铺展。不远处的露营小屋炊烟袅袅,不少游客正围坐烧烤煮茶,等待农家大锅饭上桌。
  “小镇流转的3000余亩荒山荒地具备发展林业的先天优势,能够将现有存量转变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量。”怡花湾文旅小镇负责人王惠文说。
  通过“企业+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经营模式,2023年以来,该文旅小镇销售花卉苗木100万余株,产值超3000万元;累计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
  “山上有产业、山脚有庭院、院里花成圃、圃前流清溪、溪头可烹茶,这里的中式乡村自有一派风流。”王惠文说。
   (记者马欣然 汪海月) 新华社合肥电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