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酒厂“碳”新路
水,是酿造啤酒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一般来说,酿造1百升啤酒要消耗3.5百升水。但在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两江新区的大竹林酒厂,这个数字降低到了1.7百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
重庆啤酒工作人员杨术杰在酿造车间查看进度(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也正因此,去年底,该酒厂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被授予“绿色工厂”称号。
走进大竹林酒厂生产车间,一股麦汁醇香迎面而来。
重庆啤酒工作人员杨术杰在抽检(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在大竹林酒厂,通过中水处理回用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得到了循环利用。”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夷介绍。
包装车间易拉罐生产线(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为实现“废水”再利用,大竹林酒厂投资了数百万元。经过生化处理以及碳滤、砂滤、反渗透膜过滤后,产出的中水水质已达到相当高的标准,部分指标甚至比自来水还要高。
此外,大竹林酒厂还发动所有员工参与节水。大家搜集水耗数据后层层分解,绘制水管网图,细化到每个用水点,梳理出各项节水措施255项。
包装车间易拉罐生产线(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就这样,通过全员参与节水、洗瓶机用水循环利用、自动清洗系统(CIP)工艺改进优化等措施,该厂在两年内实现了节水13万吨。
这只是绿色酒厂“碳”新路的一个缩影。2023年,重庆啤酒各酒厂总碳排放同比减少2568吨,相当于种植了7万平方米的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近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 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的最新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评级中,从A级升至AA级。
工作人员运输等待罐装的易拉罐(资料图)。人民网记者 胡虹摄
丹麦嘉士伯集团通过多次股权收购,于2013年底在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60%,成为绝对控股大股东。2020年,嘉士伯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将其在中国控制的啤酒资产注入重庆啤酒。由此,重庆啤酒成为嘉士伯在中国经营啤酒资产的运营平台。谢夷说,嘉士伯是最早在中国投资的丹麦企业之一,也是投资最多的丹麦公司之一。目前,嘉士伯已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重庆是一座人气很旺的城市,重庆有3000多万人口,每年还有众多的游客,‘吃重庆火锅、喝重庆啤酒’不仅是重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正宗的重庆体验。”谈及为何嘉士伯选择重庆,谢夷表示,对于一家啤酒公司来说,这是重庆独特的吸引力。“我们在继续做好重庆市场的同时,也在借助重庆不断增长的城市影响力,把重庆啤酒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