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蒸湘区:艺术教育相伴同行 留守儿童自信成长
艺术教育,在以前对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稀缺资源。近年来,为了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全面发展,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构建“五育”全面育人发展体系,先后分三批次打造了1个市级和10个区级“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示范点,惠及广大乡村留守儿童。
在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竹灵小学坐落在青山环抱、绿树掩映、鸟鸣声声、花香阵阵之中。这里的学生以自然为素材,以田野为课堂,蹲坐在草地中,手持画笔在石头上一笔一画勾勒自然美景。在他们的笔下,普通的石面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孩子们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在绘画中表达情感,在创作中逐步成长。而类似竹灵小学这种采风写生活动,在蒸湘区内的不少乡村小学中都已十分常见。
“中心学校下辖4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竹灵小学是乡村艺术教育做得最为突出的一所村小。”雨母山镇中心学校校长郑珊介绍,“我们的艺术教育并不是给孩子做技能培训,而是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孩子们学习艺术,给予鼓励,增强信心。”在乡村老师们的培养下,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四季变化,尝试独立创作,接受艺术熏陶,感受一次次正向反馈,潜移默化中对艺术的兴趣愈发浓厚。
为了解决基层教育资源紧缺,师资力量薄弱问题,从2020年底开始,蒸湘区还通过和区内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乡村学校“二对一”结对、“1+6+N”帮扶,为每所乡村小学投入帮扶资金,帮助他们逐步建设了音体美教室、实验室、多媒体室、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劳动教育基地,并常态化开展艺术送教、走访慰问等活动,实现11个示范点乡村小学艺术教育齐抓共管良性发展。如今在蒸湘区的乡村学校,除了基础课程外,均已普遍开设了口风琴、插花、剪纸等人文艺术类课程。
走进蒸湘区的村小里,记者看到手绘的彩虹楼梯和风筝、山花野草制作成的插花作品、美术书法大师和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孩子们浸染在艺术中,艺术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刚开始加入合唱团时,我怕唱错被大家笑话。后来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发声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东阳小学学生阳沐晴表示,参加合唱后,她越来越有自信,不再害怕唱歌,反而渴望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了。
此外,蒸湘区还聚焦打造“一校一品”:雨母山镇东阳小学的童声合唱团、群益小学的黏土画、呆鹰岭镇振兴小学的衍纸美术、新阳小学的掐丝珐琅画……各个乡村小学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截至目前,蒸湘区共开展艺术送教418次,累计836课时。“掐丝珐琅画+英语歌曲合唱”“剪纸+葫芦丝+硬笔书法”“音乐律动+花鼓戏”等数十个颇具特色的艺术教育项目在乡村学校落地生根,艺术教育正驱散孩子们心中的迷茫和自卑,让他们在艺术中感受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