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科技兴农促发展 乡村振兴结硕果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在种业振兴、绿美乡村建设、产业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乡村振兴硕果累累:202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超11%,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市主要涉农区之首。今年上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超40亿元,增速近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1万元。
以科技创新赋能种业振兴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近年来,花都区聚焦种业“芯片”,坚持政府指引、院所支撑、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以种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突出现代特色种业发展主线,积极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发展结出多项硕果,蓝莓、鱼苗、蝴蝶兰成为代表花都种业的亮丽名片。
今年4月,花都区首个农业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石琼院士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发工作站成立,重点开展鲈鱼全雄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不断推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
在花都区赤坭镇100亩的种鸽培育基地,体型肥硕的鸽子在鸽笼里来回走动。该基地主营培育大型肉用种鸽业务,通过从全国各地收集鸽子种源素材,与本地品种通过杂交选育技术及分子育种技术,选育出抗病力强、体型大、口感好、适合本地市场的优质肉鸽品种,为附近养鸽企业提供优质的种源,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肉鸽品种养殖推广。
为加大育种创新的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花都区积极探索“院校+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目前已与十余个院校企业签订新品种研发合作协议。
建设绿美乡村打造宜居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花都区不遗余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精心描绘岭南乡村“水墨画”。
竹洞村获评全国首批十个乡村旅游目的地,梯面镇获“中华环境优秀奖”,红山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赤坭镇成功打造省级美丽圩镇……花都区通过支部结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大抓人居环境整治,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区位条件优、绿美本底好、红色底蕴深,这是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的优势。花城村正在打造山水田园生态美、农村人居生活美、经济兴旺产业美、悠悠乡土人文美、乡景如画和谐美的“岭南绿美第一村”。
塱头村“和春住”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荣获二星推荐的民宿,马岭观花植物园成为网红打卡地,蓝田村紫林童心小镇项目争创全国首个童心主题生活美学型情景生态度假区……花都区立足资源禀赋,“一村一策”制定首批12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方案,引导富民兴村产业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成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典型村。
花都区还组团连片打造示范带,其中,“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2023年农业总产值超30亿元,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乡约古韵”示范带打造塱头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政企村合作“塱头模式”入选省“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
产业融合孵化名特优新农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花都区在稳固粮食根基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多元路径,不断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让花都味道传播得更远。
2023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45.6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12万吨。花都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此外,花都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加工)基地39个,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装备现代化,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花都区依托花卉、渔业、“互联网+农业”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打造精品花卉、现代渔业、绿色果蔬、生态畜禽4条产业分链,形成盆景、花卉、渔业、果蔬、畜禽5个1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获评全国水产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示范县。
花都区发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乘数效应”,全区共有省、市级农业休闲旅游点30多处,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园区,形成“一核三区四带多基地”休闲农业发展格局,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夏日时,漫步花都田野间,放眼白色大棚,阳光洒满翠绿的蓝莓植株,这是花都区加大特色农产品培育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花都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理念,强化“五院N基地”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全力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区共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32个,现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3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2个、“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6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