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乡村产业齐发力 农民收入节节高——沈阳市辽中区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4-10-25 10:47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今年重阳节期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刘二堡镇皮家堡村党总支邀请村里的高龄老人参观村史馆,重温皮家堡村的奋斗历程,为老人们讲述村庄的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并请大家在村食堂享用了一顿丰盛的东北菜,给他们发放了米面油礼包。

“得益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我们有能力让老人们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村民也享受到了村集体的红利,在交纳水费、物业费、取暖费、医保费等方面享受优惠。”皮家堡村党总支书记刘同金感慨地说。

近年来,辽中区紧紧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推行“1+3+N”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党建引领、“三驾马车”拉动、N种发展模式),推动党员聚在责任区上、阵地摆在合作社上、党委建在产业链上。截至目前,已有10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及以上。

辽中区委书记丁一楠表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既是服务农民群众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辽中区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党建赋能,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

种水稻能挣钱,但将稻田变成景区更能挣钱。辽中区潘家堡镇邵家村党总支改变发展思路,借助紧邻蒲河的区位优势,打造出沈阳西部唯一的“稻田画”观光农业项目。开园2年来,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邵家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然而,曾经的邵家村却处于“软弱涣散”的窘境,特色产业少、发展动力不足。

起初,村民心存疑虑,有人甚至不愿流转稻田。村民邵大敏回忆说:“我家有9亩地用来做稻田画,一年租金1000元/亩,远远高于市场价。我们还能在景区里干活儿挣钱。”

村党总支书记关庆虎介绍,依托“稻田画”项目,仅水稻种植一项,农民提供机耕服务收益就达到70多万元。60岁以上的村民都在“稻田画”项目中找到了工作,除了土地流转租金收益,还有了工资收入。短短4年时间,从“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幸福宜居村”,从“负债累累”变成了“略有盈余”。

为破解村党组织负责人“人难选、选优难”问题,潘家堡镇从“乡情”“乡愁”入手,广范围、多渠道鼓励在外能人回到家乡施展才华。潘家堡镇党委书记包尔东说:“我们通过发挥‘头雁作用’,推动潘家堡镇村级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实现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的目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村里的事,辽中区构建区镇村“1+3+1”工作体系(即1名区级包镇领导、3名镇级包村领导和1名村党组织书记),实地指导各村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

茨榆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谷有宇是后边外村的包村干部,在他的协调帮助下,后边外村村民多次赴辽阳市宏伟区考察菌类云仓项目,与辽宁悦利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资金学习掌握种植栽培技术,定制菌类云仓项目2套,目前已完成安装并运行,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辽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野说:“辽中区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一村一策’‘一村一特’、多元发展等,依托领创办合作社、强村公司等载体,全面探索‘党组织+特色产业+群众’等强村富民新路径,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资源叠加,提升村集体“输血”质量

“辽中玫瑰”是辽中五大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22年,六间房镇马三家子村党总支创办了六品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和5名花农共同出资50万元,注册“炫彩六品”玫瑰品牌,流转20亩土地,在原有鲜切花的基础上种植露地玫瑰1万株。

2023年初,该村继续扩大露地玫瑰种植规模至116亩,提高观赏价值的同时打造其经济价值,村集体增收1万元,入社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全村按照网格划分成立7个党群共富责任区,以村党组织创办六品玫瑰专业合作社为主体、21名党员致富骨干为重点、7名技术人才为支持,结对带领全村152户村民共同开展生产经营,户均增收1000元。

2024年,以马三家子村为核心,成立六间房镇玫瑰产业联合党委与六间房镇玫瑰产业协会,辐射带动长岗子村、裴家乡村、化家村、马家房村4个村,整合镇域内玫瑰资源新建、提升改造高标准数字化大棚10栋,扩大露地“紫枝玫瑰”种植面积5000余亩。

后岭村村民于东霞创办了以“中医农业”为核心的“汉夏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后岭村利用扶持壮大村级集体资金50万元,入股沈阳汉夏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修建中药花海观赏区100亩、中药材资源圃33亩、五味子生产示范区150亩、白鲜皮生产示范区195亩,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4.7万元,解决200余名村民务工难题。

辽中区根据各地不同地理特色、自然资源等,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通过政策支持带动、扶持资金拉动、激励保障牵动这“三驾马车”,发挥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叠加效应,进一步提升“输血”质量。

丰富业态,激发村集体“造血”功能

皮家堡村的经济基础较好,依托村集体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村民马家军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我利用村里的冷藏库把葡萄储存到冬季再卖,比葡萄刚下来时每斤多卖10元钱,大大增加了收益。”

皮家堡村集体成立蒲水香韵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造葡萄储藏冷藏库、果品交易市场,打造罗家果园、田园牧歌、九州生态园等乡村研学游站点,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2023年,村集体年收入47.8万元。

而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党组织通过成立电子商务公司,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于台”品牌,展羊肚菌、蟠桃等高附加值作物,实现村集体收益可持续性和多样化。目前,公司累计实现收益100余万元,村集体累计分红近50万元,股东受益近50万元,逐步实现村强民富。

辽中区充分放大本地特色资源集聚效应,探索推广“订单农业+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分红”“农户入股+保底收益+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吸收党员群众入社、就近务工,打造特色本地品牌。

为持续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辽中区围绕颇具特色的玫瑰花、水稻及农文旅产业,2023年以来先后成立了茨榆坨街道田园综合体产业联合党委、潘家堡镇农文旅产业联合党委、大黑岗子镇杂粮产业联合党委、六间房镇玫瑰产业联合党委、刘二堡镇农文旅产业联合党委。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形成协同发展局面,推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规模经营,产业聚合力显著增强。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立足新征程,辽中区将继续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推动各村党组织用好用活领创办合作社、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强村公司等载体,努力形成乡村产业遍地开花、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