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罗氏沼虾为何能够越来越火?

2024-10-24 09:38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罗氏沼虾是我国主要淡水虾养殖品种之一,其体型较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油焖,都可成为餐桌上的“明星”菜品。

长期以来,罗氏沼虾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分布在广东和江浙地区,很多内陆地区的消费者未曾尝过这一美味。但随着近年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机构不断创新育种技术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养殖规模、养殖区域持续扩大,消费市场也越来越火热,种苗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10月是罗氏沼虾种虾销售旺季,记者近日赶赴浙江省湖州市,看到了罗氏沼虾种虾销售的火热场面,并了解到育种创新如何牵引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优质种苗供不应求

清晨6点,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长兴基地里已经忙碌起来了。研究所副所长原居林和同事们穿着下水裤,正在虾塘中捕虾,十几个人拉着网,将罗氏沼虾一步步赶入网箱,大伙儿陷在塘泥中的脚步也愈加沉重。

待种虾全部进入网箱,大家赶紧捞虾装筐,把一筐筐虾搬运到岸边的电动小三轮上,小三轮一溜烟开到不远处的马路边,那里有人将种虾称重后,装入一早等候在旁的卡车中,送往周边的育苗企业。

“今天要收6000斤种虾,忙到吃饭都快没有时间了。”原居林说,今年研究所的3个基地预计产出10万斤罗氏沼虾种虾。

但是,这些种虾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前来买种的育苗企业老板在一边发着牢骚,“今年种虾质量是真的好,可惜我们的购买配额太少了,明年能不能多卖点给我们?”

而研究所也感到很无奈,产量只有这么多,想多卖也没有。为了公平起见,基地不得不采用抓阄的方式,将所有虾塘编号,一家育苗企业抽一个编号,可以购买编号对应虾塘的种虾。每年种虾捕捞前的抓阄现场,研究所还会请来纪委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公平公正。

种虾的供不应求,背后是罗氏沼虾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罗氏沼虾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50%以上,养殖面积达60万亩。

产量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消费市场在扩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罗氏沼虾替代了南美白对虾的部分产能。南美白对虾也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虾品种,但是近年来因病害多发,养殖风险提升,并且价格走低,受进口冲击严重。对比之下,罗氏沼虾病害相对较少,价格稳定,不少虾农转而尝试养殖罗氏沼虾。

更关键的是,罗氏沼虾良种选育和推广不断加快,奠定了产业异军突起的基础。全国近60%的罗氏沼虾虾苗,均来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加盟育苗场。20多年来,研究所先后推出的“南太湖2号”“南太湖3号”等优良品种,推动了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品种选育永无止境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罗氏沼虾,90年代育苗和人工养殖技术取得突破,罗氏沼虾产业由此起步。“此后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前进,其中每一次的前进都伴随着育种技术的突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高强说。

2001年开始,罗氏沼虾养殖中出现白体病问题,会导致虾体肌肉发白,死亡率高。受此影响,罗氏沼虾产量迅速下降。为了攻克这种病毒,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展开合作,掌握了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了防范和治疗方法,并开始选育罗氏沼虾新品系,提高种苗的抗病能力。

经过3年时间,白体病问题得到解决,罗氏沼虾产量止跌回升。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继续选育新品种,在2009年推出了“南太湖2号”,其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成为全国首个沼虾类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

“南太湖2号”品种优势明显,但刚刚问世时并未得到育苗场和养殖户的重视。当时育苗场种虾普遍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每年自己留种育苗。但是自繁自养会出现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退化,给产业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这个隐患在2011年开始暴发,全国很多养殖场出现“铁虾”现象,也就是生长缓慢,只吃不长,也不再蜕壳了。罗氏沼虾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壳,这种不再蜕壳的虾也被虾农称为“铁壳虾”或者“老头虾”。

罗氏沼虾养殖再次受挫,产量连续数年下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努力向育苗场和养殖户推荐“南太湖2号”品种,从种源上避免“铁虾”现象的出现,业内也逐渐认识到良种的重要性,自繁自养的方式逐渐减少。

随着良种的推广,“铁虾”现象逐渐消失,但新品种选育的步伐并未停止。2022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推出了“南太湖3号”,比“南太湖2号”性能更加优异,体重提高21.16%,成活率提高5.14%。

新品种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个大、味美,受到消费市场的欢迎,很多养殖户竞相上门来买苗。”丰盛湾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蓓蕾说。

“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挑战会不断出现,品种选育是永无止境的,要一代一代做下去。”高强说,最近几年罗氏沼虾养殖又面临着虹彩病毒的威胁,其携带率、感染性、致死率都很高,团队正在研究选育抗虹彩病毒的新品系。

养殖空间不断拓展

品种选育不能松懈,良种推广也在不断加快。目前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苗种已经覆盖了全国27个省份,养殖范围不仅从东部扩展到内陆,还从淡水拓展到了盐碱水、稻田等新的养殖领域。

今年9月,新疆昌吉的盐碱地里,罗氏沼虾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420斤。从2022年开始,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就在新疆盐碱地开展养殖试验,今年在阿克苏、昌吉、和田地区建立示范点,赠送了370万尾优质虾苗,拓展了罗氏沼虾的养殖空间,也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罗氏沼虾本身具有降海性洄游特性,野生罗氏沼虾会在河口半咸水区域产卵,籽虾再游回淡水生长,所以罗氏沼虾先天具有盐碱水养殖的可能性。

但是,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新疆地区有些盐碱水的碱度要超过400毫克/升,罗氏沼虾苗种直接放入盐碱水养殖,往往会成活率不高、生长速度减缓。”原居林介绍,研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逐步调整养殖技术,运用菌、藻综合生物调控的方法,将水质调至适合罗氏沼虾生长的范围,把水调好了才能养好虾。

针对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养殖周期短的情况,研究团队巧妙利用温室大棚保温性好、光照强的特点,将虾苗提前在棚内养殖一段时间,延长其生长周期,提高苗种耐盐碱能力,2024年研究所在新疆养出了规格在50克/尾的大虾,深受当地市场的欢迎。

虾苗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新疆太远了,苗种运过去都要在乌鲁木齐转机,运输时间远超过内地。到养殖户手里时,大多苗种损耗率超过25%。”原居林回忆道。为了降低损耗,团队在距乌鲁木齐机场较近的昌吉建立暂养点,所有内地的苗种先在这里暂养两天,再运送到新疆其他地区。这一举措,使损耗降低至5%~6%,极大提高了养殖成功率。

随着盐碱地养殖技术的成熟,罗氏沼虾的养殖空间不断扩大。目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不仅在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的盐碱地推广优质虾苗,还在辽宁盘锦等环渤海盐碱地、江苏连云港等江浙滨海盐碱地建立了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未来,研究所还将针对盐碱水的特性,启动耐盐碱罗氏沼虾新品种(系)选育,力争让更多的盐碱地养上罗氏沼虾。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