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硕果满园幸福长——回访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

2024-10-24 09:33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镜头回放: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凤凰县菖蒲塘村考察,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里围绕扶贫开发发展特色产业的情况,同村干部、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谈。总书记祝村民们水果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好,叮嘱乡亲们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多年前,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南省凤凰县菖蒲塘村,山塘溪岸到处是菖蒲,由此得名菖蒲塘村。如今,村里已经见不到大面积的菖蒲,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猕猴桃、蜜柚和蜜橘等特色果树。菖蒲塘村用一颗颗果子,把小山村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将水果产业发展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

菖蒲塘村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2013年11月3日,总书记来到菖蒲塘村考察,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里围绕扶贫开发发展特色产业的情况,同村干部、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谈。村里的干部群众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特色之路。

小水果撬动大产业

以前的菖蒲塘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山多、地少、水缺、路烂,村民的温饱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里是附近有名的穷沟沟,家家户户都过得很拮据。”回忆起以前的生活,菖蒲塘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安全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闯出一条发展路子,主动求变的王安全带领着村干部党员、能人大户走出村庄,考察各地市场,学习种植技术,通过改种柑橘、椪柑、猕猴桃等水果,让村民赚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随着国内水果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产销对接难度也随之增加,竞争愈发激烈,菖蒲塘村的水果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些村民逐渐失去信心,选择外出务工。

就在村民发愁出路之际,总书记来到了菖蒲塘村。“现在水果越来越难卖,担心村庄以后的路不好走。”王安全向总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总书记叮嘱乡亲们,要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村里的干部群众把总书记的嘱托牢牢记在心里。

总书记为菖蒲塘村指明了一条精准、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乡亲们更加坚定了靠科技和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决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着品种改良,“学技术、拓产业、增收入”也逐步成为村民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如今全村产业发展面积从2013年的1750亩扩至2023年8000多亩,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121元增至2023年的32826元,小小水果成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谁说农民不能搞技术?

菖蒲塘村因水果而兴,果子好的秘密都在枝子上。据了解,菖蒲塘村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水果产业,村民在实践中总结掌握了一套实用的水果种植、管护技术。

丁青青是村里“技术派”的典型代表。“他爱钻研,种植的水果总是与众不同,很多村民来跟他学技术。”王安全告诉记者。爱研究的丁青青在“米良一号”猕猴桃基础上成功培育出无籽猕猴桃,帮助村子实现了从引种到自主选育的转变。

菖蒲塘村的“土专家”还有很多。近年来,菖蒲塘村在原有种植技术优势的加持下,依托各级农业农村科技部门和高校专家,大力培育本地科技带头人,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式,让村民熟练掌握了现代水果种植技术。目前,全村共有省、州、县级科技示范户270户,中初级农技师69人。

水果产业发展壮大,也带动了苗木产业。就在王安全思考如何做到“依靠科技,开拓市场”的时候,他敏锐地抓住了变化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多周边地区和外省的种植户来村里买苗木。

2013年,王安全提议把村里掌握嫁接技术的妇女聚拢起来,组建一只“女子嫁接队”。

“嫁接队的队员们忙得很,基本都在外地做嫁接呢。”当记者提出采访嫁接队队员时,王安全告诉记者。

随着菖蒲塘村苗木产业的壮大,嫁接队越来越受欢迎,业务范围也从邻村拓展到周边县市,走向外省,“金剪刀女子嫁接队”成了菖蒲塘村响亮的名片。

技术硬、口碑好,嫁接队的订单年年增加,短短几年的时间,队伍也从最初的16人壮大到如今的247人,年创收入1000多万元。

嫁接还附带免费传授技术。“‘传帮带’是村里传统,大家既是邻里,也是师徒,互相之间毫无保留。”王安全向记者透露,现在的嫁接队队长田香群,就是“土专家”丁青青的“徒弟”。

嫁接队还帮助周边村子发展果树种植产业,作为湖南省2020年度“最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已帮助323户嫁接果园1000亩,带动132户发展猕猴桃种植600亩,足迹遍布湖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地,为全省树立了榜样。

在菖蒲塘村,人人会种植,个个懂技术,学科技、用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风尚。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越来越多,真正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之梦。

三产加速融合发展

在距离菖蒲塘村几公里外的周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里,一颗颗猕猴桃,经过去皮、压榨、灌装、抽检,摇身变成了鲜榨猕猴桃汁,经过扫码贴签,整装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而从事这些加工作业的工人,正是菖蒲塘村本地的村民。

一头是果园、一头是车间,一边是农户、一边是企业,从田间地头到全自动化生产线,这是菖蒲塘村将农业与工业连接,实现土特产融入大市场、小农户融入现代化产业链的生动缩影。

“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必须拓展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关键。”菖蒲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祖辉道出了村里产业融合发展的“秘密”。

原来在2016年,菖蒲塘村与周边3个村合并为新的菖蒲塘村。这时候,村里的果农多是一家一户的单干,产业链短,收益不高。

当年在外打工的周祖辉看到总书记来村里考察调研时的讲话,深受鼓舞,决定返乡创业,解决村里面临的困难。

产业链延伸了,市场也要跟上。“我本身就经常直播带货,也带动起了村里的年轻人。”在周祖辉的带动下,村里有几十名年轻人组成“电商青年军”,通过微信朋友圈、网络店铺、直播带货,在网上销售苗木和水果,带动农产品销售。

近年来,省级龙头企业周生堂公司在村里建立了猕猴桃、蜜柚等生产基地,通过订单合同、保底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走上深加工致富的道路,安置就业200多人,水果加工销售产值达8000万元。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周祖辉作为基层代表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总书记同周祖辉进行了亲切交谈,并请周祖辉转达对乡亲们的问候。“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们一定要努力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到时候把好消息讲给总书记听。”当被问到参加座谈会的感想时,周祖辉激动地说。

在村部停车场,整齐地停靠着一辆辆大巴车,络绎不绝的团队来到村里旅游、研学。大家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参观学习,当年总书记摘柚子的地方,现在已经是游客必去的拍照打卡点。

菖蒲塘村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是必然出路。菖蒲塘村与时俱进,通过“农旅+文旅”将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开发多个网红旅游景点,吸引各地游客打卡消费,聘请本地村民作为服务人员,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的不足3万元增至2023年的305万元,增长了100倍。

蓝天白云下,四面群山苍翠,以菖蒲命名的村庄,也具备了菖蒲般气韵生动的精气神。如今的菖蒲塘村真正实现了果园变游园、苗寨变景区的华丽蝶变。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