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田间学校传“真经”
“老师,这个机器好,我的园区不知道能不能使用啊?”“加个微信,回头我去你们园区看看!”
日前,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兴汉农民田间学校,专家正带领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热情高涨,与专家积极互动,田间学校场景鲜活。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公布第一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安康市平利县田珍茶业农民田间学校、汉滨区天瑞塬农民田间学校、旬阳县隆科农民田间学校入选。截至目前,安康市已培育认定农民田间学校85所,其中建成省级农民田间学校3所,培育认定市级农民田间学校60所、县级农民田间学校22所。
从“够不着”到“零距离”
走进汉滨区天瑞塬现代农业园区,瓜果飘香,各类蔬菜郁郁葱葱,园区里各种现代化农业设施“各显神通”。
在园区一处蔬菜大棚内,天瑞塬农民田间学校负责人刘瑞红仔细查看着蔬菜长势,叮嘱村民注意事项和栽培细节。“大多数农户往往靠着老经验、旧办法开展生产,想要学好技术、新经验却无从着手。”刘瑞红说,这就需要田间学校扎根基层,将教学场所搬到田间地头,将为农教学、为农服务的理念贯彻到底,真正以为农、助农的初心,将自身的角色定位确立得更加明晰。
为解决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农民素质素养和生产技能水平,拓宽群众的致富路,安康市打破“灌输式”理论教学,从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发展需求出发,邀请相关专家到乡村给农民讲解栽培管理技术,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科普现代农业知识,让田间学校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培育的摇篮、农业科技传播的阵地、培育新农人的“乡土学堂”。
学校开在田间,向农民对口教学,教的内容也都是农民所关心、在意的。“专家电话、微信我们都留了,以后碰到不懂的,就直接联系他们帮忙。”今年5月,在汉滨区蔬菜瓜果新品种观摩品鉴会上,村民开心地说道。刘瑞红表示,除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在田间学校实践老师的实地指导下,很多村民还收获了果园升级改造的实用方法。以前村民们很难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专家,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取专业的农业知识,对他们来说受益很大。
田间学校给农民带来的技术指导成为乡村发展产业的重要支撑,而培养新农人必须接地气。天瑞塬农民田间学校与汉滨区建民办忠诚村串联在一起,放眼望去,忠诚村也处处是村民的水果蔬菜种植地。“希望在人才、科技的加持下,我们村的产业能进一步提质增效。”刘瑞红表示,他们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桥梁作用,打通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积极引导农民与技术、市场、信息对接。
从“新农具”到“新农人”
在汉滨区大竹园镇东旭茶庄上空,一架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一边飞行,一边演示撒播作业。日前,汉滨区农广校在东旭农民田间学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植保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来自全区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5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学员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官方在线理论考试和现场实飞考核后,可获得《农业植保无人机操作员证》。
“本期培训聚焦粮油等农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加大专业农机手培育,提高农机手技能水平,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开展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储备人才。”汉滨区农广校校长何小刚介绍,与普通学校的上课模式不同,农民田间学校构建“专家+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辐射带动户”的技术传播路径,帮助“老农民”脱胎换骨,转型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人”。
“农民们非常爱学习,有的拿着手机全程录像,有的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录,有的课后还要拦住老师问问题。他们表示,多亏了专家们教的科学种植方法,让他们的茶叶能多产高产。现在田间学校拓展了培训范围,除了茶叶还涉及其他农业领域,希望能惠及更多的农民。”东旭农民田间学校负责人单旭说。
走在东旭农民田间学校内,花香四溢,鸟飞虫鸣。学校拥有教学楼1栋、标准教室4间、标准化宿舍40余间,一次可容纳100至300人参加培训,此外还有手工体验馆、茶叶博览馆等。“我作为多年扎根于‘三农’的实践者,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那就是农业企业的严重‘用工荒’,尤其是农业专业人才匮乏。”单旭表示,田间学校必须要让学员能真正学到技术和知识,把农民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他们才能有本领去自己创业,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人”。
东旭农民田间学校的展厅内还展示着学校聘请的知名专家的简介。单旭介绍说,新农人培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基地+产业+导师”培训为路径,借助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的力量,让“洋专家”与“土专家”结合。目前,学校已与安康学院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安康市汉滨区富硒茶产业链专家工作站,现有专业培训老师6人、固定技术辅导员4名,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80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600人次。
从“新模式”到“新课堂”
家门口就能“深造”的田间学校,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不能浮在表面。如何让农民教育培训贴近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增强培训效果?
纵观安康市农民田间学校,无外乎在授课方法上讲农民话、教农民做,鼓励和激发农民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从而培育出新时代的高素质农民。
平利县田珍茶业农民田间学校的负责人田珍在茶叶种植加工行业已有近20年的经验,再加上她是本地人,乡里乡亲对她十分信任。她表示,教给村民的都是她实践过的方法,村民用得好,自然对她更加信任。
“由于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再加上有些人听不懂普通话,有些老师就在教学中使用方言,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接受度。学员都是附近的村民,彼此都认识,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有问题都能及时反馈。”田珍说。
过去,农业生产以产量为导向,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广种薄收。如今,农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的农业是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智慧化的,迫切需要培育一支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与之相适应。安康市农业科技信息宣传中心副主任陈波表示,农民田间学校这种培训模式在农民和农业现代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农民的摇篮。
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田间学校的课堂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田珍茶业农民田间学校在运营过程中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提升茶叶生产者、经营者的技能素质、致富能力为目标,将专业培训嵌入茶叶全产业链,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学习、模拟教学、孵化指导等方式,常年自主组织培训近500人次。
目前,全市各级农民田间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教学培训任务,已成为农民素质素养和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加油站”。截至目前,全市高素质农民累计培育首次突破2万名。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绪海表示,下一步,安康市将坚持“围着农民建,领着农民学,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原则,围绕全市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建好用好农民田间学校,发挥好农民田间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让更多的高素质农民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为加快建设秦巴山区农业强市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