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村的蝶变
深秋时节,桂花香味飘进成都市内的老旧小区——工人村社区。
干净整洁的院落环境,井然有序的出行通道,设施齐全的儿童乐园……工人村社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经过更新改造后焕然一新。
这里曾是成都市内最大的城中村,片区有2700余户居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成都第一批城市建设者的职工宿舍区,居住着不少建筑工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迁,历经70余年岁月洗礼,工人村社区逐渐没落,老房子日益破败、建筑安全隐患突出、公共配套不足,路上坑坑洼洼、天上电线如蜘蛛网密集,居民更新改造呼声强烈。为回应民生关切,2022年3月,金牛区正式启动工人村片区更新改造项目,按照“总体规划、连片打造、多元共治、集中呈现”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片区更新改造。
“以前门口是一个卖鱼的摊位,路面到处是积水,走路都害怕会滑倒,空气中时常有一股鱼腥味。”提到过去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居住了20余年的老住户李永忠直摇头,不过转眼又乐呵呵地说,“现在大变样了,整体改造后,小摊贩没有了,环境整洁了,能闻到桂花香了。”
崭新的环境也让老工人重拾自豪。今年77岁的周大根是居住在这里的老工人,眼看着工人村社区逐渐没落,他一度非常伤心。“当年我们住在工人村是很有归属感的,但后来环境越来越差,很多老工人搬走了,留下来的工人都觉得很痛心。”周大根告诉记者,看着如今整洁的新貌,他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在改造过程中,工人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满足群众的不同诉求。
工人村社区还有460余户居民居住在“筒子楼”里,一层楼10多户共用厕所和厨房,非常不方便,居民对提升房屋功能、改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意愿非常强烈。为了满足这部分居民的需求,按照分类改造的实施路径,工人村社区在改造中对这部分特殊的“8+1”区域(片区内8栋老建筑+外曹家巷47号老楼)进行了“成套化改造”。
“对‘8+1’区域的改造,我们也充分征求了群众的意见,开了多次群众大会,最后决定在不突破现有建筑基底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原拆原建的方式进行改造,适当增加套内使用面积,补足厨卫等功能。”工人村社区书记杨健勇说,工人村按照分类改造的路径实施,采取了“成套化改造+老旧院落更新”的方式,不断提升居住品质。
“不仅是硬件改造,软件也要跟上。我们打造了工人墙、工人展板等,让这里处处有文化、点滴是回忆。”杨健勇说,在改造中,街道还将工人村社区纳入了金牛区北门里市井文化片区整体设计、一体打造,共同推进沿街店铺、公共空间等载体一体化建设、整体化呈现,带动群众就地就业增收。
深红色的墙砖搭配浅灰色的小阳台,沉稳中透着清新,与周围的桂花树相映成趣……目前,“8+1”区域改造后的小楼已拔地而起,即将完成收尾工作。居民林照明曾居住在这个区域的“筒子楼”里,现在天天都来查看工程进度。“‘成套化改造’让我们很期待,终于不用大冬天去楼道里排队上厕所了。”他说。
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改”好之后还要“管”好。当前,工人村社区不仅引入了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还通过“社区党支部—邻里党组织—街巷楼栋长”的组织体系,让居民积极参与到共建共治中。
68岁的陈虹不仅是老住户,还被居民们推荐当上了楼栋长,协助进行院落日常管理及组织志愿服务。“环境好了,更需要我们用心维护。”陈虹说。(记者董小红)新华社成都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