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菜 一碗面 一根针——青海海东市以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海东因地处青海湖以东而得名。201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海东市。作为一个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海东市紧紧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拉面、青绣等支柱产业,农业农村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抓产业:果蔬闯出大市场
线辣椒采收季,“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种植户马晓林往往会对承包的130亩辣椒田加强管理,看看辣椒串的通风、瞅瞅辣椒苗的挂果情况,“一亩能产3000斤左右的线辣椒,可以采摘三茬。”
“循化线辣椒”是地理标志产品之一,辣椒细长、三弯一勾、红绿相间、皮薄肉厚、色鲜红味香醇,颇受当地及周边省区居民青睐。而线辣椒只是“黄河彩篮”的果蔬产品之一,这里还种植有陇椒、豆角、番茄、西葫芦、树莓、无花果、西瓜、甜瓜……是当地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和“果盘子”。
在互助县台子乡长寿村百亩蔬菜基地,羽衣甘蓝、苦菊、菜薹、罗马生菜等优质冷凉蔬菜经过采摘、打冷、精装等工序,仅需30多个小时,“青字号”的冷凉蔬菜便能到达香港市民餐桌。
几场秋雨过后,高原上的气温降至个位数,走在田间,不禁直打哆嗦。“冷凉蔬菜的生长得益于这里的气候环境。每年从6月开始陆续采摘,现在这个季节已基本接近尾声。”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有全介绍。
为了保证互助农产品销售市场,畅通农产品输出渠道,互助县从2019年开始建设“供港”蔬菜基地,2020年11月,青海凯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备案“供港澳”手续,成为青海首家。截至2023年,互助县21家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成功办理“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IC卡,累计备案建立“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1.54万亩,建立“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达2万亩。
海东市是青海省耕地集中区和蔬菜主产区,水资源丰富、病虫害轻,有利于蔬菜稳产高产。2023年,全市蔬菜产量达72.14万吨,占全省的47.7%。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近年来,海东市全力推进“黄河彩篮”“河湟彩园”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依托“乐都紫皮大蒜”“循化线辣椒”“青海兴农”“绿鲜佳”“土乡阿菇”等现有品牌,实现田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塑造了品牌形象。
强产业:拉面成为“金招牌”
海东市民和县喇家遗址曾出土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状遗物,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正是有着如此的历史底蕴,海东“盛产”拉面匠人。
20世纪80年代起,化隆县的人们就凭着拉面手艺走出山门,进城创业。起初,化隆人携家带口外出开店只为谋生,一家拉面馆在某个城市站稳脚跟后,就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互助合作方式,让亲朋好友也来开店。
2006年,来自化隆县的马玉贵离开家乡,来到广州闯荡。多年的精耕细作,他创立了自己的拉面品牌,在广州、厦门、南京等地开了8家连锁店,带动同乡30余人就业,“当时在广州看到餐饮行业都在进行品牌化发展,我就觉得青海拉面也该这么干,要敢想、敢干,更要敢试。”
2022年,化隆县实施“凤还巢”工程,引导化隆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政策的引领和归乡的驱动下,马玉贵踏上了返乡创业的道路。
回到家乡之后,马玉贵深入了解了县域农产品的销售情况,看到家乡好多企业的产品销量少、宣传力度不够,马玉贵主动和多家食品加工企业联系沟通,决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和销售家乡的拉面产品。
马玉贵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浓缩的拉面人创业史。四十年来,十几万海东人靠拉面走出大山融入城市,从一个炉子、三张桌子的小面馆开始,把一碗面做成了大产业,实现“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更是让拉面产业成为海东支柱产业之一。
截至今年7月底,海东籍在全国开设拉面门店总数达到2.85万户,从业人员16.9万人,遍布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的337多个大中城市以及马来西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地区)。实现经营性收入91.06亿元、利润31.54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35.23亿元。
为推动拉面产业等特色劳务品牌发展,海东市有关部门持续开展“青海拉面”区域公用品牌的展示和宣传推广,并组织部分境外拉面经营者在沙特有关展会上进行“青海拉面”技艺和产品展示,获得国外友人一致赞许。
兴产业:“青绣”绽放新光彩
“青绣”是土族盘绣、藏绣、皮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青海民间刺绣的总称,以其风格质朴、品类丰富、色彩艳丽的特点成为青海妇女世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
走进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盘绣基地,一幅十米长的盘绣长卷映入眼帘。“这是十位绣娘历时三年用一针一线制作而成的,生动再现了土族阿姑从出阁到出嫁的整个过程。”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雅娟介绍,目前公司在全县分布40个工坊,从事盘绣产业的绣娘达5300余名,季节性绣娘1600余人。
“普通的刺绣是一针一线,盘绣是两针两线,一根针在上面盘线,另一根针在下面缝针,因此绣出来的图案是一个圈一个圈的。”走进盘绣加工车间,车间主任王新环正悉心向学员教学。
从四处打零工到如今盘绣车间主任,互助县东和乡元山村绣娘王新环命运的转折源于盘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从妇女农闲时边聊天边做的“针线活”到一个致富产业。如今,青绣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广受消费者青睐。这项流传于民间的技艺,缘何能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
在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平台负责人的苏晓莉介绍:“以前,我们这儿妇女绣花多是用来打发时间的,虽说绣得很是精美,但绣品也都是自用,从来不知道拿出去卖了。把好手艺变成好日子,不是更好吗?”
2015年,苏晓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理念融入针法中,创新开发时尚箱包、挂件、抱枕等产品;学习借鉴湘绣、苏绣等刺绣产品的特点,融合多方文化风格,让产品更具观赏性……如今,这些青绣产品已遍及青海省内多个旅游景点,公司也在省内外的商业区拓展了不少销售门店。
2021年4月,作为重点项目,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台经海东市批复建设。这个集体验、展示、培训、产销、运营于一体的青绣产业一站式服务基地从建设至今累计吸引140家企业(工坊)入驻,吸纳50名工坊带头人、1500名长期性绣娘和15万名季节性绣娘就业,现已成为带动一方就业和振兴乡村的品牌项目。
培训一个绣娘,支持一个家庭,扶持一项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海东绣娘正用一针一线编织着一个绚丽多彩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