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本网独家>

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4-09-08 13:42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9月4-5日,第三届耕地保护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大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举行。会议以“粮食安全与农田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产学研”领域的管理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推动我国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并就盐碱地综合利用典型案例进行了分享交流,会上还发布了《中国盐碱地科学利用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在致辞中指出,粮食安全与农田建设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国民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功能潜力,一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二是创新运用生物技术,三是充分利用设施技术,四是锚定发展未来技术。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理事长周献慧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愿与各方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资源监测协作,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共同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享治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盐碱地治理中的挑战和难题。希望广大化工环保企业、土壤修复企业积极投入到耕地保护与盐碱地改良利用这份伟大的事业中去。”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在致辞中表示,新区农业农村工作越来越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憧憬。雄安新区坚决落实中央关于耕地保护的政策要求,坚持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表示:“作为一位老科学工作者,我热切期待,有更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加入到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的研究工作中来,研发出更多的创新技术,加快这些技术的实际推广和应用,让我们的优秀研发成果,不仅造福于我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也为全球盐碱地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会议认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资源,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制度,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础。我国耕地资源“家底”并不厚实,大国小农、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在守住耕地数量红线的基础上,对耕地的利用精打细算,发挥耕地资源的最大价值。要通过加强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提升耕地质量,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单产,通过改善土壤生态保障安全,通过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扩大耕地后备资源。

盐碱地是我国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扩容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依据成因、分布等特点,我国可分为五大类盐碱区:东北苏打盐碱区、西北绿洲盐碱区、黄河中上游灌区盐碱区、滨海盐碱区、黄淮海平原盐碱区。

多项研究、实践表明,有效治理利用盐碱地,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坚持综合施策防治结合,选育推广耐盐碱作物,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

会议研讨了各地针对不同盐碱类型区域,分类分区进行的典型实践探索。针对轻中度盐碱地,开展了玉米、高粱、大豆、苜蓿等作物的耐盐碱种质筛选,培育耐盐碱、优质、多抗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针对重度盐碱地,筛选一批耐盐碱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耐盐碱植物,发展水产品,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在保护和修复盐碱地的基础上,获取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会议强调,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摸清各类土壤的家底;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酸化耕地治理以及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全面提升耕地地力。对后备耕地资源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分区分类开展治理,加快培育和推广耐盐碱新品种,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会议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指导,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和中国化工环保协会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马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