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镇罗营镇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答好“示范卷” 争做“优等生”
镇罗营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最北端,深藏燕山余脉之间。初秋时节,尽是青山绿谷,流水潺潺。
前不久,这里传来一个好消息: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最终考核验收中,镇罗营镇取得A等次的好成绩,全国只有8个乡镇获此殊荣,这是对镇罗营镇乡村振兴“答卷”的充分认可。
“这份答卷是市区工作专班、高校专家、乡村规划师和镇罗营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作答的结果。同时,这份答卷更是全区人民在聚焦‘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中敢为人先认真书写的结果。”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说。
宏大叙事融于细微之处。乡村振兴的成色如何,需要村民切实的获得感来验证。近日,记者走访镇罗营镇,进村入户,听当地干部群众讲变化、谈感受,探寻该镇锐意进取的振兴轨迹。
一条全民参与除“顽疾”的十字街
秋日清晨,小雨淅沥。行走在上营村十字街上,一丝丝清凉拂面,整洁宽阔的路面上,人流车流不息,热闹而有序。
在当地村民眼里,这条作为镇域重要交通枢纽的十字街,曾是困扰日常出行多年的“顽疾”。
“以前每逢下雨下雪,这条街就会变成小河。遇上大雨天,积水都能没到膝盖。”村民张玉军说。
十字街的改造要从一场民情大走访活动说起。2022年春节前夕,镇、村两级干部走访,起底百姓身边问题,形成了一本民情台账。改造十字街,成为村民最强烈的呼声。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当年,镇罗营成功申报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一期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覆盖乡村的产业提升、村居提质、基础设施完善等,十字街风貌提升改造被列为重点,“顽疾”迎来了治愈的希望。
“创建示范区,村民都很高兴,但听说要自家拆了违建或是改变外墙的颜色,有的村民就迟疑了。”上营村党支部书记王艳宾坦言,“拆违”在农村地区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涉及群众的工程,就要让群众参与。上营村决定改变过去“干部干、村民看”的习惯做法,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项目村级自施+全链条工程监管”的模式,探索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程序和方法。
改造前,村“两委”班子成员拿着政策文件和改造效果图挨家挨户做工作,由村民直接选择设计方案。一番动员下,有的村民自觉拆掉了家里的违建,有的村民虽然刚装修完院子,但也同意把外墙的颜色统一刷成灰色,还有的自觉腾退出几平方米的土地。
改造中,村民参与施工、监督。按照“全项目村级自施”,工程不外包,鼓励村民投工投劳,59位村民身穿黄马甲齐上阵,沿街每户都是监督者,村民自发提出完善意见100余处。
改造后,成立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的质量安全监管小组,并推行“受益农民认领管护”的自管方式,细化“门前三包”责任,让村民成为十字街的管护人。
“十字街改造提升项目使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成为设计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整个项目所有施工问题都由村级党组织协调村民解决,全程‘零违纪、零上访、零事故’,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治理。”镇罗营镇党委书记康旺枞表示。
一根火爆“出圈”的冰糖葫芦
撕开和雪糕一样的外包装,里面是被糯米纸包着的3颗一串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口有回甘。这就是前段时间火爆“出圈”,名为“高大尚”的冰糖葫芦。它的产地,就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五里庙村。
这款冰糖葫芦为啥这么好吃?“原因可太多啦!原材料铁皮红果是本地产的,呼吸着负氧离子、喝着海拔1000多米的山泉水长大,品质上乘。加工上,我们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冷藏保存,不仅延长了保鲜期,还提升了口感,别人想学都学不来。”介绍起亲手打造的产品,五里庙村党支部书记隋占良很是自豪。
成功的背后,是镇罗营镇落实平谷区“土特产”发展大会精神,坚持在“土特产”上做文章,深挖“土”资源、突出“特”色、延长“产”业链条作出的扎实探索。
镇罗营镇属于深山乡镇,产业基础薄弱。为了深挖“土”根,在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助力下,镇里组建工作专班,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等资源,围绕“本乡本土”原料、“北京风味”传统、“时尚文创”潮流等主题,在老北京风味食品上做文章。彼时,五里庙村年产200余万斤的红果给专班队员带来了灵感。
想法在一派实干家这里迅速落地。“第一步就是借助博士农场、科技小院等农业科技力量,采取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聚焦有机种植技术,种植户都非常配合,积极推进了五里庙红果的有机认证。”隋占良介绍。
有机认证后,果品的质量保证了,进一步的深加工则是要实现锦上添花。
“加工的标准是我们镇与加工商共同研发的,查资料、问专家,做足了功课。”回乡创业的隗合亮有着丰富的产品运营经验,他介绍,“后期的销售环节也十分给力,通过上级部门协调以及积极与销售企业对接,形成了畅通的产销对接渠道,实现了红果收购单价每斤从3元增长到8~10元,成品后更是增值到100多元,现在是不愁卖,愁的是不够卖,春节期间甚至是供不应求。”
一座蕴含“宝藏”的千亩梯田
“欢迎到千亩梯田来,春看油菜、夏看油葵,一直都是金灿灿。”这两年,下营村有了新的旅游景点,当地村民在网络上熟练地为家乡的千亩梯田打起了广告。
眼下,层层叠叠的千亩梯田上油葵盛开,宛如一片花海,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梯田6年前就建好了,种玉米、大豆、小麦等传统作物,根本没想到还能旅游观光。”下营村党支部书记孙宝军感叹。
变化得益于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创建。两年前,随着工作专班、高校专家、建筑院规划师等一众人来到下营村调研,一幅休闲旅游的图景开始有了轮廓。
“当时一共对20个村子开展大排查大摸底,梳理资源资产,寻觅发展路子。通过排查,发现千亩梯田大有可为。”镇罗营镇镇长王建军说。
说干就干!2023年春天,村里在千亩梯田上播撒油菜籽,给乱糟糟的排水沟铺上鹅卵石,岸边撒上草籽花种。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农业体验设施、农耕文化展示设施等,搭建局部循环水系“向阳花溪”,打造了集农业种植、观光娱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旅游地。
思路一变天地宽。随着千亩梯田的不断开发利用,梯田吐出的“宝贝”越来越多。
下营村借助梯田的自然地形,利用其风力稳定在3至4级,适宜一年四季放风筝的特点,打造了“北京平谷风筝谷”特色文旅IP。今年春天,镇罗营镇在这里举办了千亩梯田放飞季活动,吸引了众多风筝爱好者,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休闲旅游好戏。
游客的增多也带来更丰富的休闲消费需求。为此,下营村将梯田北侧入口处的大桃市场改建为特色产业展销市场,建设镇罗营镇地标性建筑——网红石头房,用作招商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同时,引入网红乖古咖啡等企业,开发非遗风筝展等,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而且吸引了一批有想法、想干事的返乡创业人员。
千亩梯田改造所产生的效能正在被放大。如今,镇罗营镇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植物工厂、梨花大道、露营基地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乡村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镇罗营镇努力打造首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