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遵义凤冈:打造“留得住”的村医队伍

2024-08-01 09:4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军,这瓶药水马上吊完了,给我换一瓶吧。”闻声,赵军军快步跑进了输液室。赵军军是凤冈县琊川镇余粮村村医,乡亲们都习惯叫他的小名。

赵军军为老人更换药水。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前几年村里医疗条件有限,不少人会去镇卫生院。如今就医环境改善了,大家更愿意在‘家门口’看病。”问诊、开药、治疗,小小的村卫生室里,赵军军忙碌的身影格外醒目。

2002年,赵军军顺利完成学业,回到家乡村卫生室工作。“环境比较简陋,诊治、输液、药品都在一个房间。”他坦言,本想让父老乡亲就近就医,但因条件有限,只能医治常见的伤风感冒。

村卫生室是基层群众求医问药的第一站,如何提档升级、满足群众需求?2018年开始,凤冈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探索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全力织密乡村医疗卫生网底——

通过重建、维修、整合等方式,规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免费大轮训,提升乡村医生履职能力;为在岗村医缴纳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忧;全面落实“县聘乡用”制度,推行新进村医纳入编制内管理……

“各项举措共同实施,村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凤冈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袁沁表示,凤冈县乡村医疗的蜕变,不仅是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医疗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

事实也确实如此。2018年,余粮村村卫生室迎来全面升级:县卫健局建成标准化诊室,配备了齐全的医疗设备,设置全科诊疗、中医科、中西医药房等科室,417种常见药物种类齐全。

“日均就诊患者5到10人,通过系统化培训,我还掌握了针灸、拔罐、贴敷等中医治疗方法,每月收入也有了明显提升。”赵军军告诉记者,基层医疗环境改造升级,既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题,也让村医更有干劲。

“以前只会把脉和开中药,带状疱疹中医治疗技术,是通过免费的村医轮训学到的。”程明庆是大兴村村医,近年来,他运用各项中医治疗技术,为乡亲们解决头疼脑热的常见病,受到广泛好评。

2017年7月,凤冈县卫生健康局从全县挑选了8名村医,前往遵义市中医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系统培训,程明庆是其中一员。学习期间,他跟着市中医院的专家刻苦练习,学会了多项中医诊疗技术。

2021年,抢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机遇,大兴村卫生室通过整合升级,成为琊川镇中心卫生院村级医疗服务点。“业务更加规范,在提高待遇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定期学习、培训的机会。”程明庆说。

不断学习,让程明庆实现了技术提升和业务拓宽。2018年至今,他累计治愈带状疱疹100多例,每年收入8万多元。“还要继续学习,为更多百姓服务!”程明庆的背包里,两本中医书籍已经泛黄。

程明庆用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带状疱疹。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摄

除规范村卫生室布局、提升村医技能水平外,凤冈县卫生健康局还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

“每月有1千多元的退休金,我很安心。”王兰担任琊川村村医22年,今年3月刚退休。她说,以前自掏腰包缴纳养老保险,而现在村医只需承担30%,更令人欣慰的是,先前自费缴纳的部分已经一次性退费。

环境改善、能力提升、养老保障,为让更多乡村医生留得住、干得好,凤冈县持续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打造了一支“沉得下”“能管用”的村医队伍,全力护航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