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近日,记者从辽宁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的《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7月1日正式印发。《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规划编制和实施相统一,明确辽宁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实施“安全韧性、陆海联动、轴带集聚、绿色高效、提质更新”五大空间战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在农业空间安排上,基于地区水土光热条件和农业发展优势,巩固“四片一带多点”的现代农业空间格局。着重引导中部平原精品农业片区、辽北粮油和畜牧业片区、辽西畜牧和设施农业片区、辽东林业和特色农业片区、沿海果蔬水产农业带的农业空间特色发展。通过加强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县域统筹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等有力举措,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空间基础。同时,有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活动,推动辽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到2035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601.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250.67万亩。
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出台的《规划》统筹考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国土空间发展,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规划》为辽宁省如期实现2035年的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乡村布局优化预留了空间。《规划》提出要重点保障基础设施补短板、人居环境整治、村民合理建房等空间需求。省农业农村部门将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分类推进集聚建设、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类和整治提升、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行政村的规划与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美丽宜居乡村。
为乡村产业发展预留了空间。《规划》提出在保障农民安置和农村“两基”设施建设的前提下,腾出的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鼓励农业生活空间与产业空间复合利用。立足辽宁实际,优先保障粮食安全,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左右。同时,要做强做精特色产业,重点建设41个发展优势区。推动食品工业大省建设,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主导产业,谋划一批全产业链项目,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农文旅融合,优先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分批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为农村“两基”建设预留了空间。《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城镇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城郊乡村延伸。省农业农村部门将全力开展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补齐农村道路、农村供水、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着力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交通和快递物流体系建设,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硬件软件一起抓,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