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走出“土特产”发展误区

2024-07-24 08:58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又到了很多地方土特产集中上市的季节。走进田间地头,总能看到“几家欢喜几家愁”。喜则无需多言,源自丰收;愁者,多半是因为卖难。

为啥有的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与基层农技人员和经营大户交流,直接原因无非是市场因素造成的价格波动,但价格周期本质上也是供需结构的现实反映。种植、养殖规模大了,产品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会下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值得细细探究。尽管市场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也是通过人们的经济实践活动得以体现。

近年来,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围绕“土特产”做文章,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个别地方也陷入了发展误区。如在初级产品上发力过猛,盲目扩大规模,造成阶段性供给过剩;在精深加工上用力不足,加工环节还处在低端层级,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深而不精;在销售上虽然注重打造品牌,但同一品类也出现品牌过多、过杂的问题,缺少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品牌。

做好“土特产”文章,既要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更要提高“产”的效益。一篇好文章里,离不开好词金句夯实基础,更要体现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发展“土特产”亦是如此,必须走出逻辑误区方能做出好文章。

首先,“独一份”不等于“奇货可居”。好产品配得上好价格,但不意味着只卖高价格。待价而沽的心态,往往会错过最好的市场机遇,攥着“宝贝”不撒手,最终导致好产品砸在手里。“土特产”最鲜明的优势,来自一方水土和品种本身。但是在现代农业条件下,这些优势会逐渐被技术手段稀释,就像工业革命对传统手工作坊的冲击一样。因此,经营主体既要在品质上精益求精,不失产品特色;也要在营销上树立市场思维,适应规律趋势。通过先进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在初级产品生产、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等各个环节与现代农业接轨,实现“土特产”的价值最大化。

其次,有商标不等于有品牌。在基层采访,经常会听到当地如何培育农产品品牌,但实际上仅实现了“三品一标”,有的甚至只是注册了商标,离真正的品牌还有差距。真正的品牌从来都不是蜂拥而至的,一个品类的“土特产”可能有几百家经营主体,注册了上千个商标,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却不多。这个题怎么解?“甘味”农产品的“出圈”值得借鉴。

近年来,甘肃全力构建以“甘味”公用品牌为统领,地方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的品牌培育体系,就像一艘巨轮搭载着全省优质“土特产”集体闯市场。陇南市一位花椒经销企业负责人说,产品经过认证后,印上“甘味”标识,销路更好、价格也有保障。目前,“甘味”品牌已连续3年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榜首,在龙头带动下,“定西马铃薯”“静宁苹果”“岷县当归”“平凉红牛”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培育计划。这种做法,实现了打响一个“母品牌”,带动千百个“子品牌”。

此外,还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农产品卖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盲目扩大规模。发展壮大“土特产”,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前景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合理的规模基础也是必需的,但切忌“一哄而上”。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在扩大规模上的功夫足,但在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相对有欠缺。特色产业的培育,通过补贴政策进行鼓励引导是必要的手段,但不能罔顾实际盲目下任务、上规模。对于农业经营主体而言,或许对市场变化的信息和先进技术的支持有更迫切的需要。所以,脱离市场需求一味求规模,不仅不利于产业长远发展,反而是南辕北辙。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