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油画第一村”大芬的多元发展新图景

2024-07-17 09: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深圳电(记者石昊)盛夏,太阳早早升起,照亮深圳市钢铁水泥丛林中一个色彩和颜料的世界。这个面积仅有0.4平方公里的大芬油画村可能是中国画家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站在高处望去,大芬村巷道交错,画廊林立。这里聚集了400多名职业画家,其中50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有1200余家绘画产业相关门店和两万多名从业人员。在很多人口中,大芬是中国“油画第一村”。
  走进摆满画架的绿荫小巷,一阵风吹过,悬挂的画布轻轻摇曳,画上的景物仿佛也变得更生动起来。拐角处,53岁的李远福手握画笔,正在给游客的临摹画进行最后的润色。“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大芬的游客就特别多,很多年轻人喜欢体验画油画。”
  大芬和油画的缘分始于1989年,这一年香港画商黄江到大芬创业,这里逐渐聚集起一大批立志出人头地的画家。李远福当年随黄江来到深圳,几十年间见证并参与了大芬的崛起和转型。
  油画不是生活必需品,其销量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近几年外需不如鼎盛时期,城中村的艺术家也感到了压力。直面变化,画家们积极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
  穿行于风格各异的画廊,很多商家和李远福一样除了作画、卖画,还经营起零基础油画体验项目。从老年人到小朋友,不少人坐在画布前在老师的指导下点点画画,花几十元钱就能找到创作的成就感。
  去年以来,中国各地掀起一轮轮文旅热潮。大芬的游客参观量去年也超过300万人次,成了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李远福听说,许多外地游客到深圳的第一站就是大芬,他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高峰充满期待。
  大芬从临摹《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起家,但临摹画往往价格较低,国内外需求也在逐渐萎缩。一批画家由此将重心转移到原创画,其中就包括董朝阳和妻子曾敏。他们的作品广受海外人士欢迎,不久前刚有英国客户购买了一幅定制画。
  “进店的外国游客总会被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景观画吸引。”曾敏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爱充满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这是他们未来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
  在大芬,还有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中高端画作,金红云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竞争激烈,但她去年还是租下一间很大的店面开起画廊,如今已经卖出几十幅名家原创作品。
  在她看来,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正在不断壮大,很多家庭不满足于普通的装饰画,选择购入中高端画作,这是一片前景可期的广阔市场。
  艺术家最不缺的就是创意。开画家经纪公司,办美术培训班,经营咖啡馆,为公司和个人定制礼品,涉足首饰设计和制作,给街道办事处制作宣传漫画,组织国际油画展览和公益讲座……多元化发展的新图景在大芬徐徐绘就,艺术与市场、才华与财富正在实现有效对接和转换。
  据统计,2023年大芬油画总产值已达到38亿元。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可说,大芬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和艺术魅力,积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胡玉琼 徐裕琴 刘志扬 余嘉琪 冯浩航 张昱立 项薪宇 张佳玟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