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东方乐妹村:民族团结进步 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4-07-09 09:0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网海口7月8日电(张瑜)海南省东方市乐妹村曾是贫困黎族村庄,自2015年海南大学开始定点帮扶以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科技赋能为金钥匙、带动村民致富为目标,建强村级党组织,先后发展种植、研学、民宿、黎锦黎陶、网络直播等集体产业,2018年建成乐妹村兰花产业园。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260余万元,6年累计为村民分红234余万元,2023年脱贫群众人均年收入21524元,是2015年的7倍多,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海南省民族团 结进步示范村”“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东方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3年入选“全国村典型案例”。

产业振兴让民族村共赴致富路

乐妹村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大田镇东南部,曾是贫困黎族村庄。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8户550人。

2015年,海南大学定点帮扶该村,第一书记王联春上任的第一天,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了:全村大多是破旧瓦房,每次台风来临,村干部都要动员群众转移;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喝的是井水;全村118户,但电力容量只有30千伏安,村民们用电饭煲煮饭,用电高峰时饭都很难煮熟;村里没有网络,主要通过打电话与外界联系;整村只有10来户村民家有厕所……

当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只有2836元。用第一任书记王联春的话说,“有点震到我了。”

“基础设施+产业帮扶”是当时海南大学帮扶的初步思路。除了改善村庄硬件基础设施,海南大学立足乐妹村独特的热带气候条件,2018年起开始种植喜高温、湿润、阳光充足的兰花品种,建成20亩兰花大棚,种植秋石斛20多个品种50多万株,建立兰花产业园,打造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海南大学统筹协同创新中心、科技特派员和乡村振兴工作队三支队伍,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发动群众参与产业。采取“政府+高校+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模式,将脱贫群众纳入产业发展之中,培养带动农户学习种植技术。

45岁的脱贫户文琼润介绍,自从村里2018年建成兰花基地后,他便进入基地务工,勤勤恳恳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兰花种植管理技术,如今从一名普通员工变成了“场长”。“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全家每年可获得几千元分红款,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乡村治理促进民族村互嵌发展

“这是由村里闲置的羊舍改造而来。”乐妹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刘德兵指着改造后的建筑介绍,2022年以来,乐妹村积极探索盘活闲置资产,将闲置羊舍改造成教室、餐厅、黎锦黎陶技艺传承屋等,并带动周边村庄集资建设民宿,“依托兰花产业,我们还打造集兰花种植、文化传承、研学培训、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研学教育基地,衍生出多元化产业,多元拓宽群众增收途径。”

通过长期帮扶发展,不光村里的硬件发生了变化,村子的治理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榜样村。

在“积分制”管理中,按照“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月一公示,一年一总结”的形式,将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重点事项进行量化管理,对村民做好人好事、参与村级事务、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孝敬公婆、遵纪守法等作为积分重点,每月按照积分排名进行物品兑换。同时,将积分制与村集体经济效益分红挂钩,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分红,实现“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调动村民广泛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把“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实现村民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

“村民们物质生活变好了,说起村里的发展,村民们也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刘德兵介绍,海南大学还协助、发挥周边村庄党支部、帮扶单位、企业等资源作用,搭建服务平台,打通辖区村企联动通道,为企业商家搭建与村庄、群众交流办事、用工找工的平台,拉近企业商家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加强村企互动,积极探索“以企促村、以村带企、村村联建,互利共赢”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文化引领练就民族村硬核实力

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健身室……如今走进乐妹村,不仅村道干净清爽,不时飘来阵阵花香,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这几年的帮扶,我们不仅为村里培养了兰花技术人才,发展产业,也注重打造‘黎族特色村寨’品牌。”刘德兵说,村子不仅打造“感恩亭”“团结亭”,加强墙体立面文化建设,还以“民俗风情日”“草坪音乐会”等多种形式,邀请海南大学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利用“三月三”、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传统体育、黎锦鲜染等进校园、进农村,盘活闲置羊舍打造黎陶、黎锦等非遗传承基地,提高民族同胞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

此外,连续5年举办对口帮扶村两委干部工作培训班,在乐妹村创办“乡村振兴大讲堂”,打造新时期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现场研学教育模式,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农业技术等教育实践培训基地。

“9年的时间,乐妹村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式’帮扶,注重培养本村人才,打造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刘德兵说,乐妹村能从一个贫困黎村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离不开村民的团结奋斗,即便是海南大学第一书记撤回去了,相信乐妹村也能靠着自己的实力走出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