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小山村如何兴起“人才潮”?——来自浙江省天台县的“引才兴才计”

2024-07-04 10:01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才是第一资源,道理谁都懂,关键是如何招才引才。到了偏远县城,尤其山区乡村,又怎独辟蹊径,揽得人才归?在浙江26个山区县之列的天台,当地引才将更多目光投注于在外游子,在巧打“感情牌”之余,更用事业留人,形成了“以人成事、以事立人”的良性循环。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谋划了7项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培育现代“新农人”。天台县就此制定行动方案后,最近又推出“新农人”认定标准,锁定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电商促富人才、乡村农旅发展人才、乡村实用技术人才和乡村经营管理人才五条跑道,提出一揽子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中,天台县累计吸引超过5000名青年人才入乡,1200多个共富项目应运而生,辐射带动一批乡村和一方百姓实现增收。他们为何会回来?怎样迅速成长?还发生着哪些转变?记者发现,小山村“人才潮”背后,天台县的“引才兴才计”颇具意味。

因产制宜,事业兴才

在白鹤镇下宅村,农历尾数每逢3和8,便是集市日。这一始于明末清初的传统绵延至今,人气依旧爆棚,最兴盛时,单日客流有数万。但近些年,700多个摊位中,直播架越支越多,竟占半数之多,成就了另一道风景线。

35岁的下宅村党总支书记汪飞飞,本身也是名“小网红”,常与其他村书记一道,组团亮相直播间,近期就在帮农户卖杨梅。据她介绍,村里有个“红色村播”共富工坊,为农特产品插上电商“翅膀”,得益于这一新业态,年轻人回来亦有事可干。

在白鹤国际袜业城,这股年轻潮更为直观。移步三楼电商区,直播叫卖声此起彼伏。“90后”范银燕来自当地澄村,既是袜业城办公室主任,又是一名主播导师。从开账号到整套运营,培训三月许,基本可出师。范银燕说,过去三年,已培训出500多名年轻主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留在了袜业城。

天台县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当地实施“村播领头人”培育计划,县级有“村播学院”,东西两个直播基地,乡镇一级布设多个“村播工作室”,村里则打造集培训、摄影、共享直播间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

直播在小县由此刮起劲风,也不难理解天台县为何会把电商人才纳入“新农人”之列。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贾剑桦看来,年轻人返乡入乡,关键在于因产制宜,依托当地特色产业,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并且有钱可赚,事业兴自然人才兴。

除了电商,农旅融合同样为年轻人打开新天地。赤城街道的塔后村,总共不到300户,1/3与农旅相关,70多家民宿、8家餐厅,还有10多个配套业态,几乎都是本村人创业。短短几年,年轻人缘何从屈指可数到司空见惯?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归结为“帮其赚钱”。这些年,村里一直遵守一个原则:业态落到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就布到哪,尽可能帮他们低成本、高效益地实现创业。

共富有“坊”,致富有“方”

这几年,天台滩岭蜜梨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吕卫宇对后生吕存宇愈发刮目相看,两人名字相仿,却差着辈分。10年前,吕卫宇从县城回来,接过父辈梨园,第二年就成立蜜梨协会,实行统一提供肥料、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分级包装、统一品牌营销。

抱团是为了抵御此前经常发生的压价。福溪街道的滩岭片区,总共7个村,基本都种梨,5000多亩,户均三四亩。山里缺营生,流转资金再高,也肯定抵不过自己种,因此一直处于零散种植。在吕卫宇看来,既然规模化眼下无望,那就提高组织化。除了协会,片区七村还组建起“古道果香”共富工坊。

十年间,当然也有变化。年轻人的回归最为显著,已有30多人。他们理念高度趋同:一要慢慢适度规模化,二得提高品质卖好价,三走电商控渠道。就拿冷库这事,老农民不感冒,年轻人很活跃,像吕存宇就建了起来,微商做得风生水起。在协会的带领下,他们很快都站稳了脚跟。

天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东辉坦言,年轻人回村创业,孤军奋战很难立足,而有平台支撑则完全不同,共富工坊就是绝佳载体。其背后有党建作引领,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劳力组织、保险贷款,服务“一坊集成”,既是资源整合平台,又是创业孵化空间。

眼下,天台县共有275家共富工坊,通过营造“政府+平台+乡村+合伙人”机制,构筑优良的乡村营商环境。地处平桥镇三新村的“拾得农业”公司,同时也是韭菜共富工坊。2000亩地,按100亩为单位分片管理,割韭菜、理韭菜都属劳动密集型,每天有400多位周边农民在此就业,渐渐带出了一批善管理的“片长”,普遍更年轻,因为按产计酬,后者更似合伙人。

工坊背后是村级党组织,党建与发展相得益彰,对此,“朱莉的农场”共富工坊“85后”坊主林秀勇深有感触。这里主打农文旅融合,200多亩稻子延伸出众多农事体验,再结合林秀勇所擅长的马术培训,运营才两年,农场已小有名气。今年,雷峰乡黄家塘村的强村公司又争取到两亩多设施用地,准备整合150万元项目资金,建个粮食农事服务中心。

“题是林秀勇出的,结果是双赢的。对他而言,既减少了资金压力,又不用再拉到外头加工大米,更有利于开展研学;对村里来说,为其量身定制,建成即运营,每年不光有17万元租金,还能为周边稻农提供社会化服务。”黄家塘村党支部书记罗迅雷说,按计划,七月初动工,十月底投产,这就是合作带来的高效。

播下“种子”,雏雁振翅

投身农业,许多都是上阵父子兵,往往父母辈地头管理,“农二代”张罗市场运营。可“拾得农业”相反:父亲金才湘办过韭菜市场,他负责营销渠道;“95后”儿子金树人爱钻研技术,整天泡在地头,与农民打成一片。

此外,父子俩还有层师徒关系。金才湘是所在三新村的村委会副主任,金树人则为村里的后备人才,经过这两年帮带,父亲发现儿子在日常农事管理中慢慢跟村民熟络,播下了治村的种子。这不,从小生活的长洋周自然村要修路修渠,金树人都会参与其中。

天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若嘉每次听闻这种转变,都会格外欣喜。在他看来,缘于乡情,年轻人回乡创业,并且更注重共富带动,而反过来,常与村干部、村民打交道后,也会沉淀出一批“雏雁”,渐渐成长为“领头雁”,这对山区村而言,意义更加非凡。

这些年,天台深入实施“8090”千名雏雁计划,以“在乡、返乡、入乡”青年人才为主体,把自身带富能力好、服务乡村意愿强的青年党员,纳入村级后备人才重点培育对象,同时通过“项目雏雁·星耀计划”,推动雏雁培育与乡村共富相融共促。目前,全县已储备1055名村级后备人才,领办兴村发展、服务惠民等重点项目1082个。

另一方面,天台县则持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引导,推动产业回归、资金回归、智力回归。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过去29年中,这些流动党员陆续“回家”,创办了200多家企业,还有累计1200多名外出能人回乡当村干部。

可以预见,天台县的村干部队伍里,未来将出现越来越多的“金树人”,他们的振翅,也注定将推动山区村的腾飞。这股势头,业已“起风”:截至6月底,全县374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103个,较去年实现了翻番。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