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蠡县农民跨省种山药

2024-06-19 09:38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每次浇水要浇透,每隔7天就施一次肥……”这是日前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的麻山药地里,河北省蠡县农民耿建强细心指导当地种植户进行麻山药田间管理的一个场景。

“我种的主要是细毛山药、白玉山药两个品种,近两年面积都稳定在150亩左右。目前这两个品种一般每亩能产6000斤到8000斤,最高年份能产到一万多斤。按照平均每斤3.8元计算,每亩地能纯收入一万元,行情好的时候能达到一万三四元。”耿建强说,5年前他就出省到榆林种麻山药了。“当地的土层上虚下实,适宜种植麻山药。我不仅自己种,还为当地村民提供帮助。”

蠡县的麻山药种植有2000多年历史,全县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总产量25万吨,当地10万人从事麻山药的种植、销售、仓储、加工、运输。2005年,“蠡县麻山药”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种植户积极性更加高涨。一些大户甚至带着资金、技术,到外省包地从事麻山药种植。“目前在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专门在那里种麻山药的蠡县人,就有2万多名。”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杜军峰告诉记者,蠡县农民每年跨省包地种麻山药的面积,基本都在20万亩以上,产量最高可达50万吨。这些麻山药收获后除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以蠡县为中心,种植在全国,销售在全球”的产业发展格局。

“初到榆林时,我包了70亩地,因为不熟悉这里的气候,加上没有摸准这里适合种植什么品种,亩产不高,一年下来挣了20万元。即使这样,在当地也算是高回报了。后来,随着麻山药市场行情越来越好,我试种了新品种,收成表现不错。当地6个种植大户找到我,也要跟着种,我就给他们提供优良种子和种植技术,现在他们最多的种200亩,最少的也有100亩。”耿建强说。

谈到今年的生产经营,耿建强有两个心愿,一是与院校合作,加强科技支撑,丰富品种;二是强化电商赋能,拓展线上销售,力争把蠡县麻山药种得更多、卖得更远。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