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海拔4800米,这群牧民出手了

2024-05-10 09:0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善良质朴的你们教会了我们以后做更善良的人。今后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4月27日夜晚,来自四川成都的自驾游客姜先生发动了油门,动情地向站在雪地里的甘孜州巴塘县波密乡格木村的藏族兄弟们告别。
  车缓缓开动,他却一次次踩下刹车。“注意安全!”“欢迎你们再回来!”“扎西德勒!”车窗外,村民们不停地挥手。
  这一幕,发生在川西高原格聂雪山的脚下。
  4月27日,姜先生夫妇与朋友一行两辆车从巴塘县城出发,计划穿越格聂C线。这是一条风光绝美的越野线路,路况复杂,大部分路段没有手机信号。
  上午10点,越野车行驶到海拔4800米的波密乡格木村哈嘎拉垭口时,遭遇了近50厘米的积雪。两个庞然大物深陷雪地,无法动弹。周围杳无人烟,也没有手机信号,等待近1个小时,也没有见到一辆车。姜先生和朋友开始自救。一点点铲雪,一次次发动汽车……两个小时过去了,四人精疲力尽,却毫无进展。下午3点,四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胸闷,气短,全身乏力……“那时只感到紧张,无助。”姜先生回忆道。
  “要不咱们下山寻求救援吧,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为尽快脱困,他们依稀记得来时的路上看到山下有几户人家,于是决定弃车,步行下山求救。
  艰难行走了1个多小时后,山坡上出现了几个身影。那是放牧归来的格木村村民四郎丁真、哥登、多戈泽仁赶着牦牛下山。远远看见雪地里行走的姜先生一行,他们立刻奔过来,用并不熟练的四川话询问起缘由。
  “乡亲们,有游客被困在雪地里了,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们一起去救援?”凭着一点微弱的信号,3位康巴汉子在村民微信群里发起号召。“在哪里?马上来!”群里响应很热烈。
  不到半小时,一支由十多名村民组成的救援队伍带着木棍、铁锹等工具徒步上山了。
  到达垭口,气温已经降至零下10℃,救援非常困难。村民们俯身趴在冰冷的雪地上,用木棍一点一点将汽车底部的积雪清理出来,随后又分工配合,在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用双手清理出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在刺骨的寒风中忙碌了4个小时,两辆车终于脱困。小伙子们的脸和手都冻得通红。随后,他们又帮游客将两辆车驶离垭口,来到半山腰的位置。
  感动得不知如何感谢的四人拿出身上所有的现金,想塞到村民的手里,却被拒绝。“我们经常会帮助被困的游客,从来就没想过要酬劳。”“遇到困难帮一下是应该的。”小伙子们七嘴八舌,脸上写满了真诚。
  “我是第一次来巴塘,来之前只知道这里目之所及皆美景,但这次小插曲让我们感到这里的人更美。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一幕幕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不正是最美的人物肖像吗?”姜先生感叹。
  (本报记者吴光于;参与采写:李颖 甘超)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