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乡村振兴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以“实”促“高” 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2024-03-11 11:36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龙年早春时节,64岁的王银香再次出发至北京,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扎根基层30多年的她,不仅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来自农村的人大代表,农民的事就是我的事!”已经连续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王银香,每年都在农村开展广泛的调研,今年她继续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增进农民福祉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

重新开启实体经济的春天

实体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民生福祉,也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体现出实体经济的压舱石作用。

“通过村办企业,我们构建了以奶牛养殖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使1万多名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30年来,在王银香的带领下,五里墩村从典型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农牧结合的富裕村。对于如何振兴实体经济,重新开启实体经济的春天,王银香认为需从政策、减税、人才三方面多措并举:

精准施策,对于在乡村振兴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要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和宣传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和更多企业进入乡村振兴领域,带动乡村基础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这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继续加大对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减税降赋力度。一直以来,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中国的经济总量、税收、就业人数都有着巨大贡献,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目前在市场竞争中依然处于相对弱势,要保障实体经济,需要继续给大量的中小企业“减负”、“加油”,不断加大减税降赋力度,进一步减少隐形资产税收,真金白银的让利于中小企业。

加大对基础产业领域的人才支持力度。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而农业、牧业、加工制造等行业则是实体经济的根本。而与基础产业重要性相悖的是,基础产业的人才吸引力却很薄弱,待遇低、环境差。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可出台更多的基层人才激励措施,让更多从事基础产业的人才享受“教育”“医疗”“购房”等优惠政策,让基础产业成为创新产业、朝阳产业,让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从深度广度精度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其稳定、持续、绿色、高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品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快速普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建设进步明显。”但王银香认为,也要正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低、收益少,农村劳动力逃离,科技含量低,农技人才匮乏等。

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是亟需解决的课题,王银香建议从深度、广度、精度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增加农业发展深度,不断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以农业为起点,不断延长和拉伸产业链,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发展,实现产业环节相互联结、产业价值农民共享的发展机制,使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酬劳。此外,政府要帮助做好土地、道路、管网、电力、通讯、物流等相关配套,让更多农民参与到全产业链之中,带动更多人发展致富。

拓宽农业发展广度,持续推进多元产业融合。通过三产融合,可以带动农业旅游、生态体验、研学教育等新业态,为未来旅游业、服务业提供优质资源。三产融合也是一种可行的利益均衡机制,不仅可以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蛋糕做大,还有利于上下游的价值再分配,为从事基础农业的人增加收入。

提升农业发展精度,努力加大绿色农业比重。农业发展既要考虑产量,更应考虑质量,农业生产要朝着精细化、生态化发展。新的发展方向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科研资源和市场引导,因此建议政府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大对于绿色低碳农业的人才、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使农业蜕变为产业价值更高、吸引力更强的健康产业。

“稳”和“活”相结合  保障农民的承包权益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土地政策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更需要稳定持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王银香认为,农村的“三十年不动地”政策,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既保护了农民的权益,也激活了土地资产的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受这一政策影响,也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主要是农村新增人口的土地承包问题。比如她经常看到,农村干部要面对村民的一个问题就是:“为啥这家的人都去世了地还在,我家孩子等那么多年还不给地?”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保障农民的承包权益,王银香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议,采取“稳”和“活”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微调,在保障“三十年不动地”的大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对于实际发生的人口减少情况,表决收回该减少人员的土地承包权,并用于向新增人口分配,适度推广“减人减地,增人增地”政策。

“土地承包期限太短,不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但执行长期政策,也要不断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王银香表示,保持农村社会关系稳定,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助力乡亲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今日中国)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