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联合国日活动: 国际农发基金倡导加强南南合作项目监测与评价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3年10月24日,由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全球伙伴关系与融资司和南南合作亚太区域中心共同举办的“加强监测与评价,促进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知识分享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作为“2023年联合国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南南合作系列活动”之一。
促进知识和资源共享、开展能力建设,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南南和三方合作机制的核心要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于在全球、国别和项目层面实时监测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来自国际发展领域的70多位专家学者、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并做专题交流,分享了在提高发展援助项目监测评价体系方面采用的方法、积累的经验以及遇到的挑战。
农发基金全球伙伴关系与融资司司长罗恩·托马斯·哈特曼开幕致辞。
农发基金全球伙伴关系与融资司司长罗恩·托马斯·哈特曼在开幕致辞中介绍说,农发基金资助的发展项目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监测和评估经验。采用地理空间测绘、遥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数字化平台等创新工具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极大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质量和及时性。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监督评估司司长田林致辞。
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合署)监督评估司司长田林表示,中国对外援助监督评估随着新中国援外事业的起步而发端,随着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而不断提质增效。国合署成立后,专设监督评估司,持续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发展合作监督评估体系。中国援外监督以“防未病”为根本目标,主要强调事中监督和全链条监督;评估主要是指项目建成后对实施效果的评价,通过评估理念、方式、手段的融合创新,努力建立自适应的“援外评估生态系统”;统计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全口径统计指标,不断发挥统计在运行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作用。经过数年努力,中国援外“大监督”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将根据援外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完善。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视频致辞。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整个联合国系统都认识到了监测评价这一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调整办法,保通过南南合作开展的发展项目实现既定目标和预期的发展成果。作为联合国系统唯一专注于扶贫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发展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此次农发基金举办的知识分享研讨会,来自不同机构的嘉宾将分享各自机构在发展领域的监测评价经验,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更好的通过南南合作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合作亚太区域中心主管张晓哲主持研讨会。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农发基金研究与影响力评价司司长萨拉·萨瓦斯塔诺,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周太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审查、结果、评估和开发创新处处长拉胡尔·马尔霍特拉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多国评估专家杨欣欣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各自机构在南南合作项目监测评价领域采取的做法、积累的经验及遇到的挑战。
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司司长、总裁特别顾问王玮致闭幕辞。
农发基金南南合作司司长、总裁特别顾问王玮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有效加强各机构在南南及三方合作项目监测评价领域的伙伴关系,各机构分享的经验和作法将有助于农发基金提升监测评价能力,更好地设计和执行南南合作及三方合作项目。
据了解,农发基金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领域的三大机构之一,成立于1977年,共有178个成员国,是全球唯一专门致力于农业开发、农村转型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国际金融组织。
中国于1980年正式加入农发基金。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南南与三方合作广泛务实开展,2018年,中国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补充资金,在农发基金设立了首个专注于促进南南与三方合作的基金——中国-农发基金南南与三方合作专项基金(下称“专项基金”)。专项基金致力于撬动发展中国家的知识、技术和资源,以帮助全球南方国家促进农村减贫、提高农业生产率、加速农村转型。截至2023年7月底,专项基金已投资700多万美元,支持了17个赠款项目,惠及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38个国家。
截至目前,专项基金的项目已推广100多项农业技术,开发总结了近150项知识产品和成功案例,动员200多名农业领域专家参与其中,撬动718万美元的社会资金,使发展中国家近3万小农直接受益,更有接近6万名农民间接受益。南南与三方合作已成为中国与农发基金深化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之一,获得了农发基金、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和受益农民的支持和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