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极端天气频发,全球“粮仓”危机有多大?

2023-08-22 14:03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极端天气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剧显现。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的警告显示,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国际一些主要的粮食产区出现灾害天气,将导致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升。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在8月9日公布的数据中就印证了这一点。作为亚洲基准的5%破碎率泰国白米一度跃升至每吨648美元,较于去年上涨了近50%。

然而,这并非全球粮食安全受到考验的唯一信号。早于今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就在一份报告中针对全球粮食安全状况发出警示。报告称,在全球经济疲软、地区冲突、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交织叠加并相互影响下,2023年全球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恐将继续加深。

显然,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中不可忽略的变量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采访中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极端天气的常态化给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粮食供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本就存在全球粮食分配不均的问题也会因此更为突出。“考虑到全球温度都在升高,提升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尤为迫切’。”

全球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

今年4月起,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东南亚、欧洲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泰国、越南等主要大米出口国以及法国、英国等主要水稻种植国都因为少见的持续性干旱而下调产量预期。

事实上,厄尔尼诺现象并非今年首次出现。它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平均每2年到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时间9—12个月。发生在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创下彼时全球气温最高记录,进而影响了全球粮油、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应和价格。它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局部地区气温的升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40度的高温变得常见,旱涝不均的情况也会因此加剧。

反观今年,全球粮食问题的影响因素似乎更为复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钰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方面,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大米生产国下调年内大米出口量预期。

以泰国为例,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泰国部分水稻种植区出现严重的干旱,水稻因灌溉不足最终出现了减产。而今年,这样的势头似乎重现。此前,泰国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雨季的总降雨量将少于去年,可能会出现干旱期,导致农业区缺水,一些农民可能会让田地休耕,有些地区的水稻种植可能只限于一季。

在西班牙,春季旱情同样严重影响了小麦作物的生长,60%的农业地区超过350万公顷的农作物由于极端干旱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失”。据媒体援引的德国农业合作社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受干热天气影响,德国2023年所有类型的小麦作物产量将同比下降2.9%。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之间的冲突更是给原本就处在脆弱平衡关系中的全球粮食‘雪上加霜’。”钟钰说。

7月17日,俄罗斯宣布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效力中止,这一举动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俄罗斯、乌克兰是全球粮食供应链中重要的环节。以大麦为例,两国大麦供应共占全球大麦供应的19%。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以后,两国经黑海港口的农产品出口受限,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平衡被打破,全球粮食价格也出现了剧烈波动。为缓解这一局面,2022年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农产品外运协议,以向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有需要的国家运送粮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把这一协议称为全球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在粮食生产和供应受到地缘冲突、气候变化、能源价格等因素干扰之际,这一协议曾帮助粮食价格下降超20%。此次协议终止的消息公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俄罗斯退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可能会使全球粮食价格上涨10%至15%。

李国祥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多重因素下粮食安全的脆弱性再次凸显,全球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原本的全球粮食供应链和保障供应链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被扰乱,全球粮食系统的转型迫在眉睫。

区域分配不均是症结所在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全球温度升高,极端天气的出现已经逐步常态化,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成为摆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领域的关键课题。

“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影响是极具差异的。”李国祥向记者分析指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异常天气多发重发,发生地的粮油等减产不可避免,但是否有条件或者能力减灾,不同国家的差异非常大。比如,2022年很多国家都遭遇极端异常高温干旱天气,世界玉米减产约5000万吨,而中国通过一系列抗灾减灾的行动使得玉米继续增产。

李国祥认为,当前的症结是粮食分配不均衡,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因素更加剧了由分配不均带来的粮食危机。

2022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谷物供求简报》中就曾指出,2022年全球谷物消费量约27.8亿吨,而全球谷物供给总量达36.1亿吨。报告称,尽管相对上年供给总量减少了3700万吨,但从总量上看仍然宽松。因此,包括李国祥在内的多位业内专家都认为,从全球粮食总产量来看,当前还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他用脆弱的平衡来形容全球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其特征就是产销紧平衡、品种结构分化、区域分配不均。”他指出,这样的供需局面很容易被气候这类充满不确定性的因素影响,加上自然灾害造成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粮食安全的脆弱性再一次暴露出来,形势或趋于恶化,甚至比疫情期间和俄乌冲突之后更加严峻。

记者梳理发现,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3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中,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以及经济冲击、冲突和不安全被共同列为导致全球粮食危机严重程度和营养不良状况的三大驱动因素。

报告还指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造成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或地区出现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2022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造成12个国家的5680万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包括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以及南部非洲的热带风暴和干旱等。

在钟钰看来,单从厄尔尼诺现象本身并不会引起严重的全球粮食危机,但在一些地区,由于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担忧,囤粮、禁止出口等连带举措的出现可能会引发粮食供应紧张和粮食价格通胀问题,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出现。

钟钰同时指出,尽管国际市场上粮食问题频现,但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他向记者阐释道,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户改进种植方式,不断适应气候变化。他曾去往位于我国河西走廊、常年干旱的甘肃调研发现,近10年来,甘肃的降雨开始增多,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当地农户将春小麦的播种从初春提前至秋季,有了可观的收成。

此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丰收,加上库存充裕,进口主要是一些调剂品种,两大口粮自给有保障。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47亿吨,较2021年减少10.7%。钟钰告诉记者,我国是粮食进口大国,从品种结构上而言,多是进口用于调剂品种余缺的小麦。因此,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不会影响我国的粮食供需,但我国进口粮食的成本会因为国际粮价的波动而升高。

今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展望》中对进口额做了说明。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粮食进口额将上升至1.98万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5%,虽然增幅放缓,但绝对值突破历史新高。

“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钟钰坦言,从数量上来看,我国进口占国内粮食总产量依然超过20%,存在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而当前,国际冲突、极端天气等因素导致全球粮食供需紧张,国际粮食市场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则需要时刻警惕全球粮食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加强全球协作抵御冲击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在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各国都开始对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有所行动。比如,受厄尔尼诺影响,泰国当局预计从2024年初开始将面临大范围干旱。泰国政府就此要求农民限制经济作物的多元化种植,集中资源确保大米等主粮的生产。

作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的印度则因为厄尔尼诺现象率先限制了出口。7月20日印度宣布,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以外的大米出口。更多的连锁反应随后出现:阿联酋经济部紧随其后宣布所有大米品种暂停出口4个月;俄罗斯政府也宣布禁止本国大米及碎米出口延长至今年年底。

7月24日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阶段成果总结推进大会上,古特雷斯形容当前的全球粮食体系“已崩溃”。他称,必须解决全球饥饿问题,促进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减轻持续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破坏性影响。

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消除粮食安全之忧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李国祥看来,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建立具有韧性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各国的通力协作。

钟钰也向记者指出,从短期来看,应取消粮食出口禁令,保护粮食供应的畅通稳定。区域之间应该加强协作、相互援助,不能以邻为壑。从长期看,国际社会和各国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冲击,提高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生态友好型、绿色可持续性农业等。

记者注意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7月3日举行的气候变化对享有粮食权负面影响相关会议上,中国代表呼吁各方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加强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合作。

在谈及中国如何助力实现可持续的粮食系统问题时,李国祥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要立足国内,提高自给率,在国际粮食市场波动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治理,通过相关倡议的号召,稳定国际粮食市场。他举例称,在国际粮食价格回落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进口量,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也解决他国的过剩产能,促进全球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

(文章来源:《中国报道》)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