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商城县:“红色小院”构建“新熟人社会”
作者:向春玲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老旧院落小区改造成为当前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由于院落房屋老旧,居住的大多是低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许多物业公司不愿意进入提供市场化服务。有的老旧院落小区常年无人有效管理,导致脏乱差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全国许多城市探索党组织引领下的小区自治管理,有些地方叫“红色物业”、有些叫“自管会”等,这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城市更新过程中极具有中国特色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在河南信阳的商城县老旧街道小巷,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红色小院”的小区自治管理模式。
商城县赤城街道北街社区党总支动员老旧街巷有热情、有威望、有能力的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其家中设置“红色小院”,定期召开党群工作板凳会,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于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是发挥基层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做法。
(供图:信阳市商城县北街社区)
小小充电桩带动多方面资源为群众服务
社区服务和治理要动员多种资源提供服务,企业是一种重要的服务力量。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基层治理要坚持的原则。在北街社区,买电动车的居民越来越多了,充电却成为居民生活的一个难题。为了方便群众,北街社区党组织引进相关企业在小区中免费安装充电桩,企业从居民投币充电1元4小时来获得长效收益,实现双赢。
(供图:向春玲)
“小广告”栏体现着基层治理“疏堵结合”的理念
基层治理有时会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小区管理时常会出命令式的“不许这个、不许那个”的管理方式,虽然有秩序了,但是群众不方便。例如,城市小区的一些楼道、大门和墙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招工、理发、新开便利店等小广告,广告内容服务了小区居民生活,但是,乱贴小广告影响小区的环境整洁和城市的市容。许多小区清理乱贴的小广告成为一大难题。在“红色小院”里,小巷墙上有专门开辟出来的小广告栏,将商务广告和公益广告设置专门张贴区域,在固定地点集中张贴小广告,提供居民服务供需信息交流的平台,这既治理了小广告乱贴乱放、影响街巷环境的问题,实现了小区对广告的有秩序管理,又满足了群众对广告信息业务的需求,体现了社会治理“疏堵结合”的理念。“疏堵结合”强调在处理问题和管理中,既要采取阻止和限制的方法,也要采取疏导和引导的方法,以达到有效的管理目的。
(供图:向春玲)
“方言墙”承载着街巷的历史记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每个小区也是如此。北街社区罗巷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巷子,为了让人们记住小区的历史文化和乡愁,巷子的墙上写上了当地的方言句子。当地人看了十分亲切,会唤起儿时的记忆;年轻人看了会惊异自己生活环境语言的特殊与不同;外来人看了会增长见识,感受地域特色方言的趣味并留下深刻印象。人们容易记住这样一个有记忆、有文化的、有烟火味的历史街巷。文化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温暖着人们的情感。
(供图:向春玲)
红色小院正在构建“新熟人社会”
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农业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的概念。当今中国,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告别乡土,因为事业和新的职业走进了城市,进入了“陌生人”社会。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越来越多,然而,城市人变成了一个一个原子化生存的人。城市居民的住宅有了严实的防盗门,把人们封闭在自家的空间,为了安全,人们失去了交往的快乐,这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通病,显然这种情况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以及在友好的社会交往中获得精神和情感的满足。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精神上的现代化。近年来,各地基层治理在党建引领下,社区通过各种活动增加人们的交往,联络人们的感情,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和谐友爱的社会,满足人们对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这是防止冷漠、孤独等“现代病”产生和蔓延的一剂良方。在信阳全面展开的“饺子宴”也是重塑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平台。作为党员户的“红色小院”,大门敞开,大家端着饭碗来串门、聊天、听曲子、交流信息,整个小院充满了欢歌笑语,这是城市生活久违了的场景,“红色小院”成为人们重新享受邻里交往的快乐空间。同时,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身边。党员群众之间相互信任、邻里之间相互温暖,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构建了城市的“新熟人社会”。
(供图:信阳市商城县北街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