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乡村振兴案例>

重庆酉阳:绿色助力 生态释能

2023-06-14 09:25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初夏时节,穿行在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的重庆市酉阳县,满眼绿意,美不胜收。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辖区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拥有秀丽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曾经的酉阳县因地处偏远而找不到发展的门路。如今,酉阳正积极发挥“绿的优势”,让生态释放更多发展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古寨新颜焕发生机

走在花田乡何家岩村,一座座样式规整又不失古朴的吊脚楼映入眼帘。沿着石板路走进村里,充满现代气息的临崖咖啡馆、无人超市、土家民宿和乡村书院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古香古色和现代元素在这里交融,别具一格。

1999年生的何然是土生土长的何家岩村人,2021年从重庆市里回到村里。经过学习与调研,何然决定加入“共富乡村工作室”,成为了乡村CEO的一员,主要参与临崖咖啡厅、“雨山前”和“星空下”民宿项目。据何然介绍,临崖咖啡馆由一处闲置农房改造而成,农房主人以房屋入股咖啡馆,咖啡馆卖出的每一杯都有他的一份收益。而每天产生的咖啡渣,也都会有人专门收集起来,用作周边植被的有机肥料,进行绿色循环处理。在何然儿时的印象里,何家岩村环境不好,卫生条件也比较差。村里气候又比较多雨,还都是碎石子路,经常走几步路就满脚泥泞。从重庆回来后,何然亲眼看着何家岩村一步步进行房屋修葺、道路平整,把村民的闲置屋变成了“黄金屋”。何然边熟练操作着咖啡机边感慨道,“看着村里变得干净整洁,咖啡厅、民宿等项目从无到有,很像看着我的孩子出生、长大。孩子长得漂亮,心里肯定很开心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地处山区,房屋破旧荒废,土地闲置,何家岩村丰富的资源始终得不到良好的开发与利用。近年来,在精心打造下,这个古村寨将古朴与现代相融合,整合利用资源,不仅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更通过共富乡村工作室等机制带动全体村民享受发展红利,一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开。

共生共养循环农业

酉阳县黑水镇大涵村地势偏高,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芒种前后正值插秧期,村民们在稻田里干得火热。年过古稀的杨昌学正是插秧队伍里的一员。杨昌学是村里退休的老书记,说起乡村振兴,他脸上始终挂着笑。“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还要儿女补钱,现在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据杨大爷介绍,他和老伴把家里的地流转给村集体,收着租金,同时还在田里务工,年底还有分红,“每年两三万还是可以保证的”。

大涵村地处偏远,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因此村里曾有不少撂荒地。2021年起,在对口帮扶城市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下,大涵村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搞起了稻蟹共生的循环农业。而村民们也通过基地就业、土地流转、参股联营等方式获得多重收入。

“我们黑水镇的生态好、水质好、土壤也好,又富硒,很适合发展稻蟹共生。”彭世兵是绿塘稻蟹养殖基地的负责人,提起稻蟹共生,他总是激情洋溢,“我们的大闸蟹喝的都是ph值7.8的Ⅰ类山泉水,长成后富硒弱碱,肉质紧实鲜甜。”2021年,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彭世兵正式踏上了稻蟹共生这条立体种养、绿色高效的循环农业之路。据彭世兵介绍,为了保证大闸蟹和有机黑米的质量,基地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大闸蟹能帮助稻田除虫灭虫,同时又能给水稻提供充足的天然生态肥料。“立体套养是生态友好型农业,共生共养相辅相成,从生态中得利的同时又能保护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2022年,酉阳绿塘稻蟹养殖基地迎来了第一批高山大闸蟹的丰收季。各个肉肥膏满的大闸蟹给村民们带来了实质的收益增长,也坚定了彭世兵要继续做好稻蟹共生的循环农业的信心。

石地生花变废为宝

寒武纪叠层石石上生花,粉黛草土苗楼交错掩映。今年是位于酉阳县板溪镇的叠石花谷景区开园的第三个年头,往来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很难想象的是,几年以前景区所在的扎营村和杉树湾村还是贫瘠落后的代名词,这片区域也还被村民们嫌弃的称为“乱石岗”。曾经,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是重度石漠化区域,能用来种庄稼的田地非常少,而且极度缺水,是一片彻头彻尾的“废地”。目前在园区内承担植被维护工作的本地村民冉英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只能从乱石间找土地,勉强种些玉米、红薯、土豆来维持温饱。“岩头缝缝不经干,天旱年层不产粮”,便是这片石漠最真实的写照。

恶劣的条件让当地村民无法发展,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据叠石花谷负责人周永乐介绍,2015年起酉阳前后投入近八千万,从土壤改良、植被种植、系统灌溉三大方面集中发力,坚持以生态为底色,推进石漠化治理。经过西南大学等专业团队的现场调研与建议,原产于北美大草原的粉黛乱子草凭借耐酸耐旱、一年三景的特点突出重围,在这片石地安了家。每年9-10月份是景区最美的时节,1000余亩粉黛乱子草,如山间精灵,蓬松恣意,仙气十足。除了粉黛乱子草,园区里还有杜鹃、桃李等百余种植物。目前,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已超过60%。

“从开始种草种树我就在这里了,现在也在做草木修护,每天100块钱,再加上租金,每个月核算下来有三千多块。”冉英说,“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环境好,工作也比种地轻松,挣钱也容易了。”放眼望去,园区内植被与叠层石交织成景。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了。如今的叠石花谷,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入保护。用绿色与生态在振兴的路上坚实走好每一步。(文章来源:今日中国  记者:窦祎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