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园 | 家门口的“熊猫经济”
隐匿在川西深山的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乡邓池沟天主教堂,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同时还是大熊猫文化发祥地。
近几年,借助“大熊猫科学发现地”等美誉,邓池沟熊猫新村积极探索“熊猫溯源+生态农业”的旅游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旅游兴村的可持续增收之路。
惠及村民的“生态旅游饭”
32岁的黄韬是熊猫新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代表,在外闯荡多年后,他以“新村民”的身份回到村里。“过去,我们的祖辈父辈靠山吃山;今天,秉承着‘人退猫进’的发展理念,我们已经搬出大山。这貌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但我们却在新村家门口发展起了‘熊猫经济’。”黄韬说,如今的熊猫新村,父辈和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很多人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熊猫经济’带来的普惠红利”。
在回到熊猫新村之前,黄韬曾在雅安市里自主创业。“小有成就,却没有归属感。”2020年,黄韬抓住宝兴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黄韬和全村32户村民依托邓池沟“熊猫溯源地”的名气和良好的生态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民宿、采摘体验和特色种植等项目,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今年“五一”假期,在熊猫新村32号农家乐里,村民李云均的拿手好菜宝兴腊肉、农家豆花、青椒炒鸡备受游客追捧。从靠运输石材为生到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就短短几年功夫。李云均一家原来住在邓池沟山上的谢家坡,全家人的开支靠他一人开货车跑运输,年收入也不过几万元。搬进新村后,他和妻子办起农家乐,年收入超过20万元。“以前在外打工日晒雨淋,现在守着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对于这样的生活之变,夫妻俩都说“是沾了保护大熊猫的光”。
为提升熊猫新村的旅游品质和消费体验,当地政府还为村里引入一家主营高端民宿和康养产业的专业公司,希望借助其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带动全村的康养民宿提档升级。据村民介绍,这个公司的进驻,不仅带动了熊猫新村民宿产业发展,形成了标杆式的民宿品牌,同时还提升了熊猫新村的旅游名气,提高了日均接待能力,一改原有单一廉价的民宿行情。“我们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外出打工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回村就业机会。”
据了解,2022年尽管受疫情影响,熊猫新村旅游人均收入仍旧超过了1.8万元。为进一步增强村子发展的内生动力,今年黄韬在村里带头种植了10亩本地山药,养了100头小香猪。他说,希望让游客能吃得好、留得住,还可以有特色农产品带出去。
万年村的生态转型路
荥经县龙苍沟镇的万年村,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处,村在园中,园村一体,被称为“社区门户第一村”。2021年10月,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万年村村民也开始吃上了“熊猫饭”。通过发展民宿酒店、方竹基地等产业,2022年,万年村的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64万元,同比增长275%。依托“熊猫文旅”,今年村里定下了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的增收目标。
万年村的“貊貊家园”在雅安和众多外地游客中声名很响,很多人慕名而来。“貊貊”出自《山海经》,是中国古人对大熊猫的称呼之一。荥经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讲解员王永钢告诉记者,2022年开始,他们开始引入以“貊貊”为原型的数字超级IP,打造了集大熊猫国家公园展示馆、大熊猫国家公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科普、游玩于一体的游乐项目“貊貊家园”。数字IP的引入,使旅游项目和业态不断丰富,游客到龙苍沟不再是“一站游”,至少能玩上两三天。
而在十几年前,万年村还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开采小煤矿污染严重,煤矸石倾倒山涧,经河水都变成黑色,人畜无法饮用。”56岁的万年村党总支副书记陶用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旧唏嘘。“三头经济”(木头、石头、水头)曾是万年村和荥经县的经济支柱,由于木材、水电、煤矿的过度开发和开采,一度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万年村和荥经县其他地方一样,面临着迫切的转型难题”。
2017年,四川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荥经县48.7%的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万年村也在试点范围,按照‘人退猫进’的思路,村里的水电站、煤矿、木材厂都被关停。没有了经济来源,村民经历了转型带来的阵痛。”但阵痛的同时也迎来了机遇,用陶用湖的话讲,“痛则思变,观念一变天地宽”。
就在当年,陶用湖卸下了采矿挖煤的营生,与村民一起搞起了生态友好型农业,从过去的资源“索取者”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他与村民们一起种下了500亩方竹,如今已经成为村里的核心方竹产业区。通过奖补(为期三年)的方式,万年村三年来累计为群众发放奖补40余万元,新发展3100余亩方竹基地,覆盖全村45%的村民。今年,万年村新建成了500亩方竹示范产业基地,配套竹笋采摘、观光步道和竹博馆等,丰富了增收业态。
“方竹产业,只是万年村转型发展的第一步,我们将其称之为‘大熊猫友好型’产业,因为我们背靠大熊猫国家公园,和大熊猫一样,靠‘吃竹子’实现共同富裕。”万年村第一书记毕涵介绍,“今天的万年村已经实现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一幅村美业兴的生态共富画卷正徐徐展开”。
熊猫经济需要文化“打底”
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四川省环境科学院生态所所长谢强多次深入宝兴邓池沟熊猫新村和荥经万年村进行调研。他表示,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在“人退猫进”的过程中,荥经县、宝兴县等地传统的水电、木材、矿产等产业萎缩,“但经历转型阵痛期后,这些地方已逐渐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群众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两地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国家公园建设方面做到了有机融合,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荥经县从《山海经》中提取‘貊貊’这一熊猫文化元素,打造数字IP,吸引粉丝人流;宝兴县作为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则以‘熊猫老家’作为特色熊猫文化标识。这是‘熊猫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更是实现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被誉为“熊猫记者”的雅安日报高级记者高富华表示,“看好文化打底的‘熊猫经济’”。(文章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