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乡村振兴案例>

共同的家园 | 逐“绿”而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雅安实践

2023-05-25 10:01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3年5月12日,在青衣江源头中梁子沟海拔2700米的原始森林,正在劳作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村民张继良和王佑良与野生大熊猫来了一次偶遇。

“大熊猫在河边足足喝了3分钟的水,才朝我们躲避的方向走来。”张继良说。为了不影响大熊猫,他们主动让路。

就在不久前,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市宝兴县管护总站通过无人机首次航拍记录下了野生大熊猫的影像。画面中的大熊猫慵懒又惬意,休息期间还不时抬头“看风景”。

在“熊猫故乡”雅安,发现野生大熊猫并不是新鲜事。作为全世界首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雅安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国家大熊猫公园的核心区,雅安八个县(区),均有野生大熊猫分布。

大熊猫频频“串门”,指向的是大熊猫栖息环境在不断向好发展,这背后凝结了雅安人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出的巨大努力。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此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其中,“雅安模式”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多年来,雅安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有“雨城”之称的雅安被青山环抱,浩荡的青衣江穿城而过,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生态阶梯,这里自古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雅安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优势。”雅安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刘婕表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源涵养地,雅安厚植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森林覆盖率达到69.42%,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雅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获得大熊猫的青睐。根据2015年公布的第四次大熊猫普查结果数据显示,其境内共有野生大熊猫340只,是全国大熊猫数量最多的市州之一。

2016年12月,中国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关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最高级别的保护就此拉开序幕。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地跨川、陕、甘三省,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5935.82平方公里,是雅安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最终面积,占全市行政区划面积39.45%,占全国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的27%,是全国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县份最多的市(州)。

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对人为活动和开发性、生产性项目建设活动实行严格的差别化管制。“这意味着‘靠山吃山’的传统粗犷式发展需要有新思路。”刘婕说。

土地让给大熊猫,生态红线须死守,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哪里?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如何破解?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转型发展,首先要考虑老百姓。老百姓受益了,才会打心底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刘婕告诉记者。

如今,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断涌现的新商机让当地人民重新展露笑颜。而在这一进一退之间,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丽画卷也在雅安的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5月的龙苍沟,山色空蒙雨亦奇,方竹笋已抽出新绿,3100亩的竹林产业基地初现雏形。

坐落于雅安市中部荥经县龙苍沟镇西北部,有2780人的万年村被称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门户第一村,距离核心保护区只有20多公里。

万年村所在地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处商贸集散地。和雅安的大部分村庄一样,汉白玉矿(石头)、林木采伐(木头)、小水电(水头)构成的“三头经济”曾是万年村的经济支柱。然而粗放式资源开采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2017年,四川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荥经48.7%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万年村也在试点范围。在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下,村里的水电站、煤矿、木材厂都被关停,曾经依靠挖煤和伐木为生的村民愁苦着脸下山了。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是大熊猫和人抢饭吃。”万年村第一书记毕涵告诉记者。发展新的产业,让大家有饭吃,万年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开始想办法寻找改变现状的突围路径。

方竹产业,是万年村转型发展的第一步。方竹的竹笋是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遍布荥经。过去村民们不懂管理,对方竹的利用率很低,竹笋产量不高。

2017年,村里邀请技术人员指导村民试种了500亩方竹,经过3年生长,2021年开始产生收益。“一亩方竹林,鲜笋丰产期产量可达700多公斤。目前,市场鲜笋销售价格在6.4元/公斤,一亩方竹林的产出可达5千元。”万年村党支部副书记陶用湖说。

2021年年底,万年村再次开始谋划集中发展方竹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里按照每亩每年200元的标准奖补给个人,土地交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统一管理,产生收益后进行分红。如今,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参与方竹种植业。

毕涵称,2021年万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8万元人民币,2022年增加至64万元。未来,万年村将引进绿色生态的竹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延长竹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村内将建设竹笋采摘基地、观光步道等,推动旅游业发展。

“还是靠山吃山,但吃法不一样了。村民从‘砍林人’变成‘护林人’,荥经的经济也从‘卖矿产’变为‘卖生态’。”荥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成林说。

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熊猫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也就意味着要保护好整个栖息地,而同区域的其他物种也在这把“生态伞”下得到庇护。

在雅安段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扭角羚、川金丝猴、红腹角雉等现在频频“出镜”。多年未见的宝兴裸裂尻鱼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稀有鮈鲫也开始“露面”。

享受到生态红利的雅安人逐渐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他们开始自发加入保护的队伍。

胡太伦是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村民,家里世代相传的手艺就是打猎。曾经胡太伦猎取过山上漂亮的锦鸡、山雀。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胡太伦一家从保护区里迁出。

在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后,胡太伦逐渐转变了思想,不仅自家开起了民宿,还变身“鸟导游”。如今,他专门带领国内外游客追寻物候,观赏拍摄龙苍沟的稀有鸟类,他还会主动提醒游客注意文明观鸟,保护鸟类。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雅安探索出的人与大熊猫和谐相处富有成效的发展新路。”刘婕说。“大熊猫保护从‘濒危’到‘易危’,最后到‘无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雅安将步履不停,一代一代把大熊猫保护事业持续做下去,与国际社会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经验。(文章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夏媛媛)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