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要闻>

“加减乘除”算好农业绿色账——北京推进市级生态农场建设观察

2023-05-16 09:30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近日,首批“北京市生态农场”名单揭晓,全市39家农业生产主体获此殊荣,广泛分布在12个涉农区的31个乡镇中,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首都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生态农场不同于常规农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它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在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可以说,生态农场是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将有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推进生态农场建设意义重大,要在探索中总结好经验。根据《北京市推进生态农场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北京将培育500家左右市级生态农场。今年,北京在推进市级生态农场建设过程中,巧用“加减乘除法”,厚植农业绿色底色,助力全市生态低碳农业建设。

在模式探索上做“加法”

在推进生态农场建设中,北京因地制宜,着重突出循环发展,构建了农场内部小循环、园区间中循环和区域内大循环3种类型。

林下种食用菌、林草禽复合种养、林粮林菜复合种养……在房山喜庆民丰农场,林地不但是风景,而且是宝贵资源。农场里的树枝落叶、菌渣、菜秧残体与家禽粪便集中混合,发酵制作有机肥料后施入林下,用于下茬生产,实现了资源在农场内部循环利用。

延庆大地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园区间中循环的代表。公司农场收集周边种养从业者的园林废弃物、厨余垃圾、养殖废弃物等,利用蚯蚓进行资源化处理,形成栽培基质、有机肥等,实现变废为宝。目前,年处理牛粪1.5万立方米、园林废弃物近3万吨、尾菜5600余吨,用于本农场及其他农场,形成废弃资源在主体间的循环。

而在顺义区,各个生态农场的废弃物处理更为便捷。通过政府引导各方主体参与菜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先构建“生产主体分拣堆放+镇村设立尾菜回收点+专业服务公司收集处理”的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顺义模式”,实现菜田废弃物全量化处理,区域间统筹还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资源处理利用效率。

形成引领示范是建设生态农场的题中之义。对此,北京培育一批生态农业市场主体,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带动周边。位于平谷区的谷力生态农场承担实施该区“生态桥”工程,按照“1吨树枝兑换1吨有机肥”方式,把周边桃农的果树枝条废弃物、养殖废弃物等统一收集、统一处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制作成高品质的有机肥返还给桃农,带动地区土壤质量提升。

一些生态农场还综合应用“生态岛”“昆虫旅馆”、一体化安全用药、无土栽培等多种生态技术新措施,起到较好效果。在昌平区银黄农业农场,利用农场较大范围的空地建立了“生态岛”,种植小麦、中草药、香料等多种作物,给农场蜜蜂等各种昆虫提供食物与繁衍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农场在温室之间设立“昆虫旅馆”,促进农场昆虫的栖息与迁徙,让农场的生态系统更加丰富完善。

在农业投入上做“减法”

降低农业投入品使用,是生态农场达标的重要途径。在北京生态农场建设中,通过综合施策减少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等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引进应用新型绿色投入品,达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塑料污染治理的目标。

在实际生产中,京郊的生态农场普遍秉持种地先养土的理念,通过应用蚯蚓粪、禽畜粪便、有机肥等,持续进行土壤改良,减少化肥使用。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达到精确用肥。通过“良种+良法”,京郊生态农场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在怀柔天意农场,天敌昆虫和生物农药代替了过去的化学农药,“以虫治虫”的方式不仅有效控制了农场的番茄和草莓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显著提高了农场蔬菜的品质。

对于京郊不少农业园区来说,使用后的农膜、棚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如何回收处理是个麻烦事。如今,北京在密云、怀柔等多个生态农场示范了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传统地膜,可降解吊蔓绳替代塑料绳等生态友好产品,有效减少了这些农场的“白色污染”。

减少资源消耗是生态农场的又一个硬指标。为此,京郊生态农场引进新产品、新设备,综合应用节水、节能、节劳等技术措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操作体系。

水产养殖是农业用水大户。位于房山区的北京中科天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实现节水,自主研发了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农场的养殖废水经沉淀后流入150亩的生态稻田,经过稻田根茎的处理后再流入养殖区配套的生态处理池。经过生物处理、自然降解后,回流入养殖系统,每日补水不超过4.5%,成为生态农场节水的典范。

对于设施农业来说,良好的保温性至关重要。从过去的烧煤取暖到如今的电取暖,这几年京郊温室大棚经历了一场能源革命。而对于生态农场的温室来说,如何在保温的同时降低能耗成为一道必答题。

走进位于海淀区的翠湖农业有限公司的日光温室,一排排番茄悬挂在“几”字形的栽培槽上,长势旺盛。为了保证番茄所需的生长温度,农场在温室建造中采用了新型的高密封节能保温系统,增强了保温节能性能。同时,利用天然气锅炉烟气回收技术,每年温室固碳1000吨以上,农场成为“固碳标兵”。除此之外,通过数字化平台,农场实现智能化管理,联栋温室内1个工人可管理3亩地以上,实现了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等多方面的提升。

在综合效益上做“乘法”

位于平谷区马昌营镇的北京槐香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有机种植、林下养殖、农耕体验、蔬菜宅配、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放心食品的前端农场”。这两年,农场打造形成“生态农场”“生态工厂”“生态农旅”三产循环发展的综合性生态品牌,成为盒马和山姆两家大型商超在北京地区最大的有机蔬菜本地供应商。

槐香农场充分体现了首批北京生态农场在综合效益上具有的显著优势。其背后,得益于这些农场的产品认证程度较高,其中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占到83.8%,凸显了农场的绿色生态品牌价值。

在京郊,一些园区还基于生态种植,充分发挥北京都市农业特色,积极拓展农场在观光休闲、农业科普等方面的附加值。顺义区好田园生态农业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进行生态栽培的同时开展玉米迷宫、栽培技术展示、美食DIY等各类趣味农事体验活动,利用温室外部墙体、走廊两边立架等向市民传递农业民俗知识,促进市民对生态产品的了解和认可,成功探索出“有机种植+订单销售+社区供应+品牌运营”的4S全产业链新模式,挖掘了农场的生态休闲价值。

效益最终要落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北京天安农业以昌平小汤山、怀柔天意两个在京的自有农场为核心,在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建立生产供应基地20余个,生产面积达万余亩。像这样的生态农场还有很多,它们通过吸纳村民就业、开展技术帮扶、提供农资服务、建立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农民鼓起“钱袋子”。

在安全隐患上做“除法”

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的底线。在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场通过自主开发的信息化新农场系统和蔬菜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对蔬菜的生产种植环节进行管理和管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前,根据“三统一”原则,确保产品环境、投入品、种子符合要求;产中,通过追溯二维码实现全程追溯,确保蔬菜生产的品质和质量安全;产后,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严格蔬菜商品的风险管理。

天安农业只是一个缩影。如今,京郊生态农场通过应用标准化生态农业技术,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工作管理流程,构建起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一些生态农场还在强化生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检验实验室,加强产品质量追根溯源。昌平万德农业园、顺义瑞合丰农业园、顺沿特菜基地、大兴立征春雨、延庆北菜园、绿富隆等多个农场严格标准化生产流程,建立果蔬品质检验实验室,规范产品品质、农药残留检测管理,严把质量关,加强产品溯源。这些生态农场经过不断积累,已逐渐形成自己品牌,并在市场具有较好的知名度。

北京首批生态农场的“出炉”是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的成果。起好步、开好头,还需要锚定方向、久久为功。下一步,北京将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强技术支撑与服务、强化生态价值评价等举措,推进全市生态农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