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  要闻

社会化服务助推 产业联合体发力——“海南好米”孕育记

时间:2023-01-03 10:31:32 丨 来源:农民日报 丨 作者:操戈 邓卫哲 丨 责任编辑:杨霄霄

在海南,农民多以冬季瓜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农户单个种植水稻效益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收完冬季瓜菜后的土地季节性撂荒。

如何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同时,又能让老百姓增产增收?近年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统领,联动小农户、种粮大户以及小型农民合作社,在行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带动下,整合粮食生产全产业链资源,全力助推海南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水稻生产在海南真正成为农民认可的高效农业。

托的是放心,管的是增产

几个月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提蒙乡远景村党支部书记王连武一直忙着带领村集体经济公司的工作人员,安装调试全自动碾米设备。2022年12月初,首批4万斤香米终于顺利出货交付客户。

“每斤8元,村集体又增加了一笔32万元的收入。”王连武笑着说,这两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远景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购置农机和加工设备,成立农业生产服务队,由村集体公司统一运营,在当地和周边市县开展水稻育种、犁田、插秧、收割、稻谷加工等“一条龙”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超1万亩。

在远景村,除了种植冬季瓜菜,村民从未想过种水稻也能挣钱,每年各家各户只是种点留作口粮。王连武介绍,为了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土地托管经营,服务队设计了菜单式托管、半托管、全托管3种模式供大家选择,而且只托粮不托菜,各类涉农补贴全归农民。

非全托管的,远景村村集体公司只收取低于市场价的农机服务费,并引导村民选择村里推荐的优质品种;全托管的,除了基本地租,村民每亩还有200斤到300斤干谷作为分红,并确保村民种冬季瓜菜时土地干净,不用再整地备耕。村民尝到了甜头,积极性自然就高了,现在全村40%以上的村民愿意将自家土地托管。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到村集体公司参与水稻生产托管,一个人管200亩,只放水、除草,除了拿到每亩50元到70元的管理费外,只要亩产超过600斤,增产部分与村集体公司平分。这一奖励性制度设计,又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热情。

“农业生产托管,托的是放心,管的是增产。”王连武告诉记者,借助当地南繁育种优势,远景村同上海农业科学院合作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八月香”,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实现统一品种、种植、加工、品牌、销售,赚取原有利润之外的增值利润。远景村集体收入也从2020年的41.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00万元,“全村共同富裕的好日子越来越近,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村集体的信任感越来越强。”

靠的是联营,享的是共赢

近几年,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扶持,海南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全产业链发力稻米产业。

在万宁市东澳镇,种粮近30年的麦孙和2022年又流转了2000亩土地,带领26名社员种植常规稻。麦孙和告诉记者,虽然通过机械化管理,可以节省人工和农资成本,但由于缺乏良种资源,很难卖上价钱,就赚个辛苦钱,亟须政府整合资源、联合共赢。最近他开始搜集短视频平台上介绍的各类特色水稻品种来试种,琢磨着在做好种植环节外,还要在良种选择和稻米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为此他把大学毕业的小儿子召回家跟他一起种粮。

跟麦孙和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定安翰林农旺农机服务合作社理事长王上南,做农机服务多年,合作社积累了60多台各类农机,常年在海南、广东甚至老挝等地开展农机服务。虽然服务面积越来越大,但总觉得只做产业链的一环有些不够。于是,这两年王上南开始尝试向稻米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当地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通过水旱轮作种植红香米、丝苗米等特色米和毛豆。王上南说:“冬种毛豆,夏种稻,农民既有地租,还有产业和务工收入。”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乐公司)董事长王仕明最近也忙着安装大型碾米设备,作为海南杂交水稻南繁制种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服务30多家南繁科研院所,替10多家种业公司代繁代制面积超过3万亩,每年还利用南繁淡季种一造商品米,打通了水稻“从种子到商品米”的全链条服务。

麦孙和担心的品种和市场短板,正是王仕明的强项,除了为南繁科研单位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乐公司还联合开展了水稻科研育种项目,连续4年参加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海南好米”评选,先后有3个选送品种获得金奖。

为了让好品种惠及更多海南农民,农乐公司整合稻米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土地、农机等多种方式联营合作,在海南三亚、乐东、东方、儋州、临高等地开展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托管服务3万多亩。通过集零为整、规模化生产,在推动海南稻米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也为农民季节性土地撂荒找到了增收出路。

在王仕明看来,要想做大做强海南稻米产业,需要龙头企业发挥产业两头带动作用,通过联合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其中,充分激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组织化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发挥海南光热资源丰富、月月可出鲜米的优势,在“海南鲜品”这一全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下,全力培育打造“海南鲜米”品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南繁企业通过订单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参与到水稻种植中,使得越来越多的南繁优质水稻良种,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田”,让更多南繁科技创新成果在海南就地转化。

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陵高科)是为国家南繁基地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要企业,在陵水、三亚、乐东和昌江等地流转生产、南繁基地2.5万多亩,每年为来自湖南、湖北、浙江、辽宁等全国60%以上南繁育种省份、近300余家单位提供全流程南繁科研服务。同时,利用南繁淡季空闲基地,进行黑稻、香稻等水稻品种的订单生产,实现南繁成果就地转化。

广陵高科常务副总经理黄剑称,接下来,公司将以自有农机设备为基础,采用“滴滴农服”模式整合南繁基地周边农机资源,通过品种共享、市场共享,推广一季瓜菜、一季制种、一季商品粮种植模式,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土地托管不仅解决了南繁基地和农村夏季土地季节性撂荒问题,而且采取水旱轮作,一造水稻一造菜,秸秆还田后还有利于地力提升和连作障碍减少。

强的是产业链,奔的是共富路

据了解,目前海南水稻机耕和机收已基本实现生产托管全覆盖,机插、飞防、烘干等60%左右也已实现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也从产中作业环节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延伸。

前不久,2022年海南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推进会在远景村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串起海南稻米生产全产业链,整合大中小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成立产业联合体,让海南优质环境下孕育的“海南好米”“海南鲜米”品牌早日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擦亮海南农业品牌。

现场会上,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林谟谐介绍,近年来从中央到海南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扶持资金逐年加大,扶持领域从补主体、补装备、补技术,向补服务转变,从补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

林谟谐认为,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和集约化,是全面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更多经济作物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的提高,通过组建产业联合体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将大有可为。

如何不断完善农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这次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会的核心议题和主要目的。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正加快建立“企业抓两头、农民管中间”的分工协作、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统防统治、生产托管等精细化服务,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