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  要闻

海东平安:“牛”产业让乡村振兴“畜”势勃发

时间:2022-12-01 09:27:24 丨 来源:新华网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孔令瑶

本网综合消息:初冬的早晨,清幽静寂,大多数人还暖在热被褥里不愿起床,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村民周成英却早已在牛圈里忙碌起来,过滤草料、喂草饮水、整理圈舍……匆忙的身影在牛舍间奔波不停。

“我家养牛已经七八年了,主要养的是牦牛和西门塔尔,养牛可是个精细活,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最主要是保持圈舍干净、防疫做好、草料跟上,说到底就是要勤快。”周成英一边熟练的将草料依次倒入食槽,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洪水泉乡地处平安区西南部山梁,山多地少,是平安区硒含量最高的地区。近年来,洪水泉乡把“草畜联动、种养结合”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逐步形成以富硒牛羊养殖为主导的产业振兴格局。

家家户户搞养殖的洪水泉村是全乡发展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一路走来,周成英经历了洪水泉村从落后到致富的发展变化,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2018年养牛26头,2019年45头,2020年60多头,2021年90多头,2022年150多头……

七年前,周成英的日子过得清贫辛苦,他也曾是村子里只有两头牛的“小牛倌”,而现在,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周成英成立了自己的养殖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他的牦牛存栏数已发展到150头,俨然成了村里有名的“牛状元”。

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富硒资源优势给饲草种植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离周成英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他的饲草种植基地,每年进入秋收时节,几百亩饲草麦浪翻滚,收获喜人。

周成英说:“养殖合作社建成后,流转了村里的撂荒地,不仅带动乡亲们养牛羊、种植饲草,还提供了务工的岗位,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到养殖产业发展中来,走上了‘有牛可卖牛、没牛可种草、没地可打工’的多重增收路子。”

如今,看着牛圈里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西门塔尔,周成英满脸笑容。“看着他们活蹦乱跳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寄托着我致富的全部梦想。”周成英高兴地说。

白天忙着割饲草粉饲料,晚上学习养牛技术,牛什么时候吃料、什么时候饮水、什么时候驱虫……他都熟记在心。周成英的每一天忙碌而充实。

“今年,我家大大小小卖了100头牛,一共卖了20万元”,说起今年的收入,周成英的脸上满溢着丰收的喜悦。

从“小牛倌”到“牛状元”,他家的三间土房也变成了五间一砖到底的小康屋,家里还添置齐了小汽车、农用车、摩托车、收割机、铡草机,在省城西宁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因为他老实憨厚、勤奋上进,还因为他心中装着一个要带领村民发“牛财”、一起致富奔小康的“牛”计划:“准备再修几座大棚,持续扩大合作社养殖规模,带领村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

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洪水泉村150户常住户中有112户发展养殖产业,2022出栏牛1万余头,现存栏牛1.6万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牛村”。

广袤农村,大有可为。近年来,洪水泉乡以红色党建为统领,以绿色农牧发展为理念,深入推进“红绿融合”,巨大变化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视野,越来越多像周成英一样的农民在高岭的田间地头发光发热,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动力。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