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  本网独家

“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报告发布会举办

时间:2021-11-26 14:53:07 丨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叶开

11月25日,“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报告发布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1月25日,“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从政策到实践”报告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作为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的主题活动之一,本次发布会聚焦于非洲的政治、减贫、农业与经济问题,发布了《2021年非洲发展展望》四份智库报告。发布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与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2017年学校成立了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等智库,陆续入选一系列国家级项目,成为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减贫故事、培养新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的重要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学校在坦桑尼亚分享中国减贫和农业经验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已多次入选联合国和国家减贫优秀案例库。他表示,《非洲发展展望》四大系列报告的发布,表明通过中非合作能够更好地推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并期待这四份报告能引起学术界对非洲发展、中非合作的进一步讨论。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陈洲在视频致辞中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打牢精神根基;推动经验分享和理念交流,为中非共同发展汇聚民间智慧;深化独立探索与务实合作,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贡献民间力量;传承协同配合优良传统,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出民间方案。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米拉吉·乌库蒂·乌斯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围绕发展政策和实践展开讨论,提升中非伙伴关系,为双方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做出贡献,为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预热。乌斯参赞提到,中非间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非洲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将本着透明、信任、共享和互利的精神,转变为更加强大的互利伙伴关系。坦桑尼亚与中国的民间友谊深厚,贸易往来密切,坦桑尼亚邀请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并成为坦桑尼亚结构转型的中国动力。

随后,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李小云进行了题为“中非合作的全球意义”的主旨发言,谈到了中非合作对中国、非洲和全球层面的意义。他指出对中国而言,非洲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伙伴,是经济发展的合作者,是中国发展经验分享的场域,是社会文化上的兄弟和朋友。对非洲而言,中非合作则是经济发展的新资源、非洲发展的新经验。在全球层面,中非合作将开创新南南合作的格局,从以往的政治团结、经验交流上升到实质性的经济发展合作;中非在农业、减贫等领域的合作可提供替代性发展模式;中非合作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发展合作伙伴提供先行经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提供了新发展伦理;中非合作也促进了发展主体的多元化。

在报告发布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黄振乾副教授、王海民副教授、郦莉副教授与巴枫博士分别围绕非洲政治、减贫、农业、经济领域分享了报告成果。

政治领域报告《发展的硬道理——非洲发展型国家能力与中非合作的未来》提出,中国发展经验给非洲国家带来了更丰富的发展道路选项,且非洲国家对中国在发展规划、工业化、基础设施、减贫和产业政策等发展经验上有强烈的需求。发展经验全球化是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主要路径,以发展合作为核心推动新时期的中非交往是践行中国“全球发展倡议”重要举措。

减贫领域的报告主题为《按下暂停键的非洲减贫——非洲贫困的成因与疫情后时代的非洲减贫合作》。报告提出,非洲经济社会转型缓慢的一个特点是经济增长缺乏后劲,且减贫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力产出效率低、少年依赖性人口多、日益恶化的收入不平等。报告认为,识别出贫困的成因是实施未来中非减贫合作的基础。非洲的减贫事业需要非洲各国需继续完善减贫方案、加强与国际社会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减贫合作。报告还对未来的中非减贫合作的具体领域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包括防疫合作、贫困原因、发展经验本土化与减贫示范在内的多个可供探索的具体领域。 

农业领域的报告题为《非洲能否养活自己?——非洲农业发展潜力》。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非洲国家首当其冲地面临着粮食安全问题。报告指出非洲粮食严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缺乏财政支持;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单产水平低;结构调整方案在提高农业韧性方面效果不佳;极端气候和经济衰退使地方冲突复杂化。报告认为,通过提高单位产量,提高非洲农业生产率,非洲农业可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取得巨大成就。报告指出,非洲在密植、除草、间伐、中耕等“软”农业技术方面有很大提升潜力,同时,非洲在农业管理机制方面具有实现公私协同效应的潜能。中非在上述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非洲农业生产率,并启动可持续能力建设以应对粮食危机,从而更好地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领域报告《非洲疫后经济复苏双翼——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复苏潜力与中非合作韧性》指出,非洲经济呈现出“过早去工业化”的经济形态,新冠肺炎疫情重挫非洲经济韧性,造成非洲经济短期陷入停摆状态。但2021年非洲国家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这源于非洲丰沛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日益增长的人力资源,但同时也可能受制于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府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报告认为未来中非合作需破解非洲产业结构转型命题,扩展中非合作领域到金融科技、电商、通信、清洁能源和大数据等方向、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以解决资源诅咒问题、推动经济复苏与民生改善同步进行这三个方面助力非洲经济复苏。

与会的专家对以上四个报告进行了点评。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伊丽莎白·斯帝罗帕罗斯认为,当前的非洲面临着三大危机,即粮食、贫困、气候变化危机,需要在全球层面共同面对。非洲也应建立自身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政府需要通过聚焦工业化、粮食产量提高等方式建立抵御力、平衡用于新兴技术的资源、并创新财政资金获取的方法。

中坦“小技术大丰收”项目主管欧内斯特·慕康果则结合坦桑尼亚的实际情况深入地指出,农业是非洲的主要产业,政府与援助方应该努力改善农业推广服务。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关注良种与灌溉投入。他高度评价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认为项目显著地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条件,并期待合作的继续。

中国非洲研究院经济研究室主任杨宝荣认为,从中非农业合作视角出发,非洲面临着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农业生产组织形态的创新、土地权属的改革与明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技术更新等方面的问题。他认为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安全、促进工业发展是未来中非合作应注重的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非洲中心主任舒展对上述报告提出了历史阶段划分等方面的中肯建议,同时他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指出中非合作的实践与落实中应当真正与非洲做发展伙伴,重视起发展需求,尊重其发展所有权。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对中国农业大学在非洲合作发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认为中国农业大学对坦桑尼亚的国别研究是真正扎根非洲基层的研究,在全国研究机构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值得国内高校的学习和借鉴。罗林指出,中国是非洲重要的国际发展合作伙伴,中国积累了可以与非洲交流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和实用技术,中方将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地应对后疫情时期的粮食安全挑战。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黄浩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执行院长武晋在闭幕式上致辞。黄浩明指出,中国约有1.9万个农业农村领域的民间组织,希望更多的中国民间组织去到非洲,参与非洲农业农村发展,从政府层面的合作拓展开来,让更多民间组织和企业深入非洲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