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  乡村振兴案例

扩大乡村振兴的“有效供给”

时间:2021-09-23 09:12:43 丨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丨 作者:陈潇潇 丨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聚焦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市中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侧”改革,强化队伍建设,为市中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储备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中国组织人事报)

兴大业,先用人。乡村振兴,最需要的人才,人才也是振兴乡村的最活跃要素。然而当前,乡村振兴中的人才供需矛盾依旧比较突出,一边是懂技术、会致富的能人高手奇缺,另一边是农村地区底子薄、基础弱,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尴尬之境。想尽一切办法补充人才、壮大人才队伍,当务之急是不断扩大乡村振兴“有效供给”,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储备。

扩大“有效供给”,一方面应重视“自我造血”,深挖本土资源。可以把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优秀人才、致富高手等组织起来,形成乡村振兴的“班底力量”。另一方面靠“外部输血”,加大人才输送。通过加强校地合作、引进专家团队、强化对口帮扶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智慧源泉”。

实行“校地联姻”,可以有效转化人才培养成果,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不但扩大了乡村振兴“有效供给”,也给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施展的广阔空间,让他们把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市中区与西南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建筑、农业等高新技术专家人才30余名,吸纳500余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进入人才智库,为该区补给了金融经济、旅游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

把具备高职称、高技能的离退休人才集中起来,不仅弥补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也为他们自身提供了一个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绝佳平台。特别是建立副高以上职称退休人才库,聘请卫生、农业等系统退休拔尖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医疗体制改革等工作,组织老专家下沉镇村一线传授经验技术,开展农技、规划培训,为“三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校地合作和成果转化,有针对性地补足人才短板,推动实现人才共育共用,就是不断扩大“有效供给”,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陈潇潇)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