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在线 >  要闻

吉林:科技助力粮食增产丰收

时间:2021-09-21 11:24:21 丨 来源:农民日报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叶开

金秋九月,在这即将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了习总书记2020年7月22日视察的地方-----吉林省梨树县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采访。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黑土地保护和粮食增产试验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博士解宏图。


粮食增产离不开黑土地保护


解宏图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工作了15年。今年,吉林省用“梨树模式” 推广种植玉米2800万亩。每亩增产都在5%--15%之间,我们按最低增产幅度计算,全省仅用“梨树模式”种植的玉米就能增产25.2亿斤。黑土地保护,核心就是围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八个字展开,在实践中我们探讨出了黑土地保护的 “梨树模式。”现在,东北黑土地退化我们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梨树模式。”


记者了解到,“梨树模式”是众多技术、良种和相应的农机具配套的一种模式。在梨树县康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记者采访了合作社理事长杨庆魁,他今年59岁,在梨树镇和四棵树乡共流转了112公顷耕地,他的耕地都成为了“梨树模式”的试验田,十多年下来,他对 “梨树模式”的技术都掌握了。他还参与了“梨树模式”配套的农机具研制,他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2008年我参与免耕机研制,2015年参与了秸秆归行机研制,2019年参与了条耕机研制。这种机具是在归行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在播种时能一次起到六种作用;一是秸秆打碎还田,二是秸秆归行,三是耕地深松,四是耕地旋耕,五是耕地挡土,六是土地镇压。”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粮食增产不是梦


“梨树模式”发起人之一,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告诉记者:我们“梨树模式”已经把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技术都包括了。首先是对耕地的保护,我们“梨树模式”秸秆全覆盖还田就是最有效的保护黑土地的方法,同时也包括了良种、水肥、田间管理、休耕轮作等技术集成应用。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耕地面积不能减少。”


解宏图也向记者解释,“藏粮于技”是依靠科技,提单产、增品质。用农业科技解决制约粮食增产、增收的瓶颈。通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低质农田的改良,进一步涵养土地、培肥地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水利化、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岀,实现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藏粮于地”核心是保住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梨树县百万亩玉米标准化试验田


梨树县百万亩玉米标准化试验田的玉米长势喜人


在“梨树模式”试验田里,记者看到一块连续十五年秸秆全覆盖还田种植的玉米,根系发达接将近2米,秸秆粗壮还抗倒伏,玉米籽粒饱满;紧邻的是常规种法,根系单薄瘦小、秸秆单细对比十分明显。


据了解,吉林省用了15年的时间,探索出了黑土地保护的“梨树模式”,这一模式2021年在东三省一区推广了5000万亩,粮食增产将达到40--50 亿斤。同时,吉林省从法律上对黑土地的保护进行了规范,同步进行的还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为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今年以来,吉林省紧紧围绕全年粮食产量目标,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应对风雹、伏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影响,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总体看,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主要表现在技术推广面积大、播种面积增、苗率高、灾害轻、长势好。


今年全省重点推广农业主推技术49项、主导品种115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100%,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875万亩,比上年增加55.2%。


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857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以上,超过国家下达给吉林省任务的20万亩。今年全省玉米平均保苗率达96.21%,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最好水平。截止目前,全省因干旱、洪涝、风雹等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仅为73.7万亩,不足上年受灾面积的4%。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累计发生1602.9万亩次,同比减少19.6%,发生及危害程度均较轻。据省气象部门在7月中、下旬两次卫星遥感评估表明,作物长势的植被指数大部分地区好于历史同期水平。目前看,今年吉林省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又将突破700亿斤以上,向年产800亿斤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叶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