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脱贫、“拔穷根”、谋发展——记新疆皮山县委书记冯武年

发布时间:2021-07-19 09:00:0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于涛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皮山县,冯武年,脆弱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抓落实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8日电 题:抓脱贫、“拔穷根”、谋发展——记新疆皮山县委书记冯武年

新华社记者于涛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8年9月,冯武年担任皮山县委书记。

在皮山,他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持之以恒抓脱贫、统筹力量“拔穷根”、克服困难谋发展。2020年,皮山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第一次来到皮山县的人,大多会被这里的戈壁黄沙所震撼。人多地少、土地沙化严重、农产品附加值低,这些因素一直制约着皮山的经济发展。

冯武年上任后,立即启动调研工作,走村头、进地头、坐炕头,找寻既能保护当地脆弱生态环境,又能让各族群众增收受惠的发展途径。

在生态优先工作思路引领下,一批“绿色经济”小微增收项目先后落地投产。皮山县乔达乡利用当地的绿洲资源,开发了“沙漠水世界”——水上休闲娱乐项目,开辟城市后花园,发展乡村旅游。沙漠之水,何其迷人——每到夏季,“沙漠水世界”游客如云,吸引着大批来自皮山县城及周边县市的大人、小孩。

这个项目不仅带旺了周边村民餐饮、零售生意,还让一批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当地农民伊德日斯·麦麦提在旅游区当保安员,有了稳定收入。他说:“以前以外出打零工为生,工资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一个月就能赚2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人和地里的庄稼,很高兴。”

因地制宜 “壮大”特色

因为气候干旱、日照充足,皮山县的水果甜度高,很受欢迎。但由于农民缺乏林果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当地特色林果产业长期处于小打小闹阶段,难以形成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冯武年带领下,皮山县领导班子通过精准调研和反复论证,着力在标准化建设、市场开发、林果品加工转化上下功夫,推进特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林果业灾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当地特色林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一批果农实现了快速增收致富。

皮西那乡阿亚格阿孜干村农民阿巴拜科日·奥斯曼家有10亩桃林,但仍是贫困户。在县里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政策帮扶下,县里下派的农技辅导员教会了他育苗、嫁接等技术,让他家桃子实现了丰产。村委会还帮着村民联系市场。2020年,阿巴拜科日·奥斯曼家销售桃子和桃苗收入8万元。如今,他成了村里致富带头人,正带领乡亲筹建林果合作社。

皮山县还立足种植、养殖传统,谋划布局“驴、鹅、兔、羊、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狠抓“繁育保障、疫病防疫、风险防范、饲草保障、市场销售”五大保障体系。目前,皮山县五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产业规模,2.4万余户贫困群众受益。

心系群众 身体力行

“春天,地里能不能浇足水;秋天,农牧产品能不能销售出去,这些是我最关注的事。”冯武年表示,群众的事再小也要当作大事来办好。

在一次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冯武年发现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为家里几亩地地势高、迟迟浇不上水发愁。他立即带领扶贫干部给大爷疏通水渠、连接水管。清水浸润田地的那一刻,老大爷流下了泪水。

科克铁热克乡副乡长张景辉说,冯书记无论大事小情,都坚持带头干、带头抓落实;每项工作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都会手把手给基层教方法、理思路。

为了确保每一件扶贫、惠农的事情都落到实处,冯武年带领扶贫干部逐人算收入、逐户定措施、逐村找短板,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脱贫路径,落实“每户一项增收产业、每户一人稳定就业”的举措。他把每周日定为皮山县扶贫“帮扶日”,亲自带领各级干部下沉到村级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协调就业岗位、解决实际困难、增进干群感情。

现在的皮山县,乡村面貌新了、生活水平高了、群众笑容多了。

冯武年的头发越来越白了,皮肤越来越黑了,说话越来越“土”了。当地百姓说:“冯书记是我们的贴心人。”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