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方经纶)近日,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农业农村部曾做过测算,要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目标,至少需要投入七万亿资金。”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谭智心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
金融助力乡村实现“自我造血”
“强观察”栏目梳理发现,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且均涉及农村金融;2007年,银监会曾发布六项文件为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提供制度保障;2018年,财政部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贴息、奖补、保费补贴等手段,进一步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
本次《意见》不仅明确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同时对原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金融支农产品、民生领域贷款产品等进行整合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发展普惠金融体系,让乡村振兴实现‘自我造血’。”谭智心表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三方面,其中,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每年安排在“农林水”上的支出约两万多亿。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也需要积极投入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扶持相结合,是《意见》提出的原则之一。谭智心表示,乡村振兴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针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领域,能够通过创新来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业务模式。而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涉农公共服务,则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业务的积极性。
另外,《意见》将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纳入了金融资源投入的重点领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谭智心表示,《意见》中提出要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农业转型方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举措。金融服务能够帮助建设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并使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让农业保险成为“助推器”“压舱石”
《意见》提出,要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从2007年开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财政部实施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近几年,通过陆续扩展、添加保险保费补贴范围,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到815亿元,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认为,《意见》中提及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和“农业再保险体系”是农业保险精准实施与金融风险防控的体现。
庹国柱介绍,因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特色保险产品的覆盖率很低,“以奖代补”是中央为了鼓励地方政府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对地方特色保险产品以奖励的形式,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农业再保险体系”是建立一个服务于农业保险公司的保险制度,以分摊其经营风险。
另外,庹国柱表示,要实现《意见》中提到的“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需再建立一层分担制度,或一个“巨灾风险基金”,以防巨大灾难时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不足以涵盖全部赔款。“具有完善的农险大灾风险管理体系,才能让农业保险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