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华诞)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 中国马不停蹄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题:迈入第二个百年目标 中国马不停蹄推进乡村振兴补“短板”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正马不停蹄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举各方之力,补农村“短板”。
脱贫摘帽 :新奋斗的起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中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中国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进行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成就,不仅体现在近1亿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整个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也为未来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乡村全面振兴。
汪三贵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短板在贫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短板在农村。乡村振兴是今后几十年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乡村振兴:力度、难度、深度、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经验和道路。脱贫攻坚是解决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生存需要和社会尊严问题,“雪中送炭”;乡村振兴则是面对全体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覆盖面更广,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更多,力度、难度、深度、广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雷明说,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始终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才能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确保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全面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
头等大事:防止规模性返贫
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要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强调,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紧迫的任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曾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2015年整乡搬迁至晴隆县近郊,2020年11月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以前在村里纯手工一年能做一套苗族服装,搬迁过来后政府给配了缝纫机和锁边机,一个月就能做1、2套,每套大约能卖3000元人民币左右”,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街道新塘社区居民杨碧芬日前告诉中新社记者。
今年以来,为防止致贫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晴隆县共选派“十联户”包保干部2900余名,对全县70941户家庭就业服务全覆盖包保,同时,采取进村入户和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进行动态监测,确保“稳就业”。
晴隆县是全国防返贫、稳增收的一个缩影。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已实现对960多万搬迁脱贫民众全覆盖。全国已建成安置点配套农牧业产业基地和园区8300多个,扶贫车间1万余个,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460余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1000余个,已有378万易地扶贫搬迁民众实现就业,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