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5日出版的第12期《半月谈》刊发记者李伟采写的文章《五世同堂,三种滋味》。全文摘要如下: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龙窝村雷家,是一个五世同堂大家庭。聆听这个家族的记忆,重温他们的苦乐年华,从中可一窥普通中国农村家庭百年来的点滴变迁。
忍饥挨饿的苦
雷璐的太婆(奶奶的妈妈)申国菊今年93岁,出生在旧社会。雷璐从小就听太婆、奶奶、爸妈等长辈讲述过去的穷日子,他也会把小时候吃的苦,讲给自己年幼的儿女。
忍饥挨饿是申国菊印象很深的事:“那时候老百姓分三六九等,最有钱的是地主,下来是富农、中农,最后是贫农。”
申国菊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常常感慨:“只能吃野菜,主食只有玉米糁,妇女上山摘榆树叶、金银花叶等,想各种办法让全家人不饿肚子,但是饿肚子是经常的事。”
申国菊家属于贫农,家里种的地,交租后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住宿条件更是没有任何保障,遮风挡雨都很难达到。那时老百姓一般是把砍来的树干斜堆在一方高石坎岸上,再盖上茅草和苞谷秆,做一扇柴门,搭成小窝棚,一家人挤在一起。
土地改革之后,申国菊一家分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租。
出大力流大汗的咸
对于出生于1946年、今年75岁的雷璐的奶奶纪彩兰来说,忙碌是她一生的主线。
纪彩兰回忆,自己从小就上山挖野菜,供应生产队食堂。那时候每个人都要凭工分吃饭。为了增加劳力,纪彩兰没上过学,6岁就给3家人放牛。
那个时候,这个家庭已经有了土墙草顶的房屋。但是,屋顶上的茅草、苞谷秆淋雨后慢慢腐烂,里面滋生各种虫。特别是一种俗称为“草鞋爬子”的虫最讨厌,经常掉进锅里碗里。
对于出生于1969年、雷璐的父亲雷尚炎来说,吃饱已经不难,在他这一代人身上,雷家发生了巨大改变。
雷尚炎仍然记得,分田到户政策实行之后,当年就迎来了大丰收,吃上了饱饭。雷尚炎回忆,几乎每家都有一副小石磨,吃米、面、玉米糁得自己推,他从小就帮大人推磨。一人抓麦粒、苞谷籽往磨眼里喂,一人双手紧握磨拐子转石磨,一转几个小时,磨完腰酸背痛。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轻人开始响应号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雷尚炎也开始外出务工,他至今仍会在农闲时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果实沉甸甸的甜
出生于1990年的雷璐,虽然从未挨过饿,但上学每天要走一个小时山路,进出山沟,翻越大山,趟过小河。2007年,雷璐高中毕业参军入伍。退伍返乡之后,雷璐外出闯荡3年,在十堰城区购买了楼房,两个孩子在城里读幼儿园。
2015年,雷璐返乡成为一名村干部,把房屋扩建成砖房。赶上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雷璐走村入户,见证着山村巨变。去年,郧西县整县脱贫摘帽,原来贫瘠的大山,变成了山里人的依靠。龙窝村养殖的土鸡畅销广东,土猪肉成为城里人的舌尖美味。
“活了一辈子,亲眼看见全村发生了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变化。”申国菊说。
过去村民们推石磨碾粮食的辛苦,现在成了城里人下乡体验生活“忆苦思甜”新鲜事;村里安装了路灯,村民晚上外出不再摸黑;原来村民有病不治,硬扛或用小土方对付,现在农民看病有合作医疗,无病早预防……
“丰收的果实沉甸甸,需要勤劳来浇灌。只要我们埋头干,幸福生活千万年。”雷尚炎满脸笑容地说,有了党的好政策,相信以后的日子还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