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西藏频道5月20日电(次仁德吉 旦增努布)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一位面容清秀的年轻藏族女孩身着藏装,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坐在台下,一双水灵的大眼睛认真地注视着前方,双手微微颤抖。
她就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米普, “虽然我当时坐在台下,距离主席台有一定的距离,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她说。
米普出生于1993年,她的家乡是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2015年9月,毕业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她来到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人民政府工作。没多久,她便被派驻到巴嘎乡雄巴村开始驻村工作,开始了她的扶贫历程。
5月11日,米普在整理记录收集的信息。(旦增努布 摄)
“群众事无小事!”米普一直以这样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到雄巴村后,米普开始走村入户识别贫困户。问了村民很多问题,村民却笑而不答。原来她那一口日喀则的方言,老百姓根本听不懂。“语言不通,沟通上有困难,工作就很难开展,所以我下定决心首先要解决沟通的问题。”她说。
为了解决语言沟通难的问题,米普只要有时间就与村民拉家常,学习当地口音,慢慢熟悉掌握他们的方言,两个月左右解决了语言沟通上的问题。
心地善良的米普一直以实际行动温暖着身边的群众,深受群众的爱戴。雄巴村高龄老人较多,有一次,米普去75岁的独居老人央嘎儿桑姆家统计信息,看到年迈的老人衣服脏了,行动也不方便,她立刻帮老人洗衣服、做饭,让老人吃上一口热乎饭,穿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77岁的曲嘎一见到米普,就开心地一直握着她的手聊个不停。她说:“米普是个好姑娘,经常照顾我和老伴,看到家里缺什么,她就买了送过来。经常打电话询问我们两个老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我们有什么不舒服,她就带医生来给我们看病送药,她就像我们的亲女儿一样!”
结束驻村工作后,2017年米普开始担任巴嘎乡扶贫专干。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她吃了不少苦。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在炎炎烈日下或是顶着风雪挨家挨户进行统计,为群众解决切实困难。
雄巴村属于牧业村,村民居住分散且根据季节变化不断迁移牧业点,这无疑给识别工作增加了难度。在雨雪季节,一些牧业点车辆根本无法到达,为了及时调查落实贫困户基本情况,米普只能徒步前往,一户一户走访,开展建档立卡基础信息排查、采集、统计、录入等工作。
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米普认真地学习扶贫政策,反复进村入户宣传讲解政策,举实例、拉家常,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依靠双手脱贫致富。她对巴嘎乡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人口结构、致贫原因、收入及生产情况了如指掌,同事们称她为巴嘎乡扶贫“百度”,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扶贫干部”
34岁的旦增曲宗,家里有五口人,原来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仅靠牧业生产支撑家庭生活,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米普多次上门为她进行思想教育引导,鼓励她参加厨师培训,掌握一项谋生技能。
刚开始,旦增曲宗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加培训,她说:“刚开始,我觉得学厨师应该挺难的,学不好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对自己缺乏自信。”
米普反复上门,对她进行思想教育,终于说服了她。经过培训的旦增曲宗终于拿到了厨师资格证书。如今,她自己经营一家餐馆,提供甜茶、酥油茶等食品,同时还经营一家百货商店,生活越过越好。
5月11日,旦增曲宗在她经营的餐馆里为客人倒甜茶。(旦增努布 摄)
尝到致富甜头的旦增曲宗,也开始以自己作为实例,鼓励身边的姐妹朋友去参加学习和培训,掌握一项技能,“如今我身边的好几个姐妹通过培训也已经拿到厨师资格,也在计划着开餐馆呢。”她笑着说。
旦增曲宗经营的餐馆。(旦增努布摄)
截至2019年底,西藏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米普的扶贫故事只是普兰县开展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阿里地区普兰县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全县896干部职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点对点”的方式,结对帮扶492户1654人建档立卡户,2020年累计开展帮扶2952人次,落实帮扶物资30余万元。2020年完成培训7期245人,完成转移就业1138人、创收1308.67万元。
年纪轻轻就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米普并未因此而自满,她说:“荣誉是属于巴嘎乡所有干部群众的,我只是代表巴嘎乡去北京领奖。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回报党和国家、回报信任我的广大农牧民群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