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默默无闻的木耳,如何成为全国“吃货”有口皆碑的“大牌子”?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成为产业致富的“样板间”?近日,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成为热议话题。吉林汪清的探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让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扎实的路径。
2020年,虽然遭遇疫情冲击木耳外销受到阻碍,但汪清木耳的产值仍然稳步提升。小小木耳,已经成为汪清百姓脱贫致富的依靠。
在汪清,现代木耳加工企业不仅带来流水线,还带来木耳种植的新科技;村民不仅积极种植,还成为积极的淘宝农民主播;阿里巴巴派驻汪清的“乡村振兴特派员”不仅推动电商经营,还牵线菜鸟物流仓进驻,请阿里设计师设计木耳品牌形象。他们合力在汪清探索了一条“现代农产品加工+新科技农产品种植+互联网营销”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
汪清县两位“驻村第一书记”任义(左二)、李斌江(左一)正和阿里乡村振兴特派员姜昌征(右一)一起通过淘宝直播为乡亲们带货。
资料照片
木耳振兴 从头构建完整产销链路
“汪清木耳品质有多好?我就说俩字儿你就明白了:盖货!”
提起汪清木耳的品质,本地人孙永芳的话匣子就合不上了。“盖货”是东北话,指的是干货批发商贩在做生意时,放在摊子最上面进行展示、最拿得出手的那批货。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麓脚下,森林覆盖率高、昼夜温差大、空气湿润,这里出产的木耳个头小、胶质含量多,泡水后的发泡率能达到13至15倍,富硒富钾,营养价值极高。早在隋唐之前,就有汪清木耳的相关记载,因木耳品质优异汪清县曾在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
但就是这样的“盖货”,在几年前的东北三省,名声却不是那么响亮。“东北人可能都知道吉林木耳好,而知道汪清木耳的人还是少。”
汪清县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最东部,是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也是2020年刚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木耳是汪清县的第一产业,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2亿元,其中木耳产值超过30亿元。
为了帮助当地木耳产业持续发展,阿里巴巴派出“乡村振兴特派员”,在当地扶持电商经营、开展直播培训、牵线菜鸟物流仓进驻,通过头部主播将产品“引爆”、树立农产品品牌,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农产品销量、带动了农民致富,还持续完善了县域产业链。据了解,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是该公司将工龄十年以上的资深员工派驻到原国家级贫困县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
“我文化低,又没干过,你看我能不能做?”
“只要你有意愿、能坚持,一定可以。”
在吉林汪清县一个小木耳厂的会议室里,阿里巴巴驻汪清县乡村振兴特派员姜昌征向20多名远道而来的村民“许下”承诺。吃到“定心丸”后,8位乡亲当场决定参加电商学习,其中两户是刚刚“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构建当地木耳全新产销链路,由此迈出了第一步。
走进直播 深山“盖货”融入大循环
25岁离开家乡的孙永芳在外经商20多年,在商海打拼了半辈子的她,还是忘不掉家乡的好木耳。2017年,孙永芳回到汪清,办了一个木耳厂。最初的想法,就是用东北老家“好山好水好空气”养育的丰富物产,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农产品尖货”的需求。但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反而是日本市场先被打开,孙永芳的木耳靠外销赚到了钱。
“重中之重还是国内市场。”孙永芳率先想到了电商。不过,汪清的电商基础薄弱,懂电商的人少、资源少、物流贵。此前,有村民曾尝试过电商卖货,但后来大多不了了之。
就在这时,在阿里工作13年、有着丰富农村电商和供应链工作经验的阿里特派员姜昌征来了。为了优化物流体系,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一座“菜鸟乡村共配仓”在县城的一处废旧仓库里开了起来,通过整合物流快递、优化分拣工序、提升自动化水平,试点企业快递发货成本从过去的4元/件下降至2.8元/件。
紧接着,是两场消费扶贫电商活动,通过该活动,汪清木耳、松子的单日单品销售额分别达到120万元和110万元。一场活动下来,汪清木耳和松子赢得了3万多位新买家。其中,桃源小木耳厂的木耳卖了3.5万单,带来65万访客……
一夜发出3.5万件快递,不要说是在地处东北深处的一个县城,就是在电商经济发达的江浙、广东等地,这样的效率都是惊人的。在姜昌征看来,这是对当地电商物流行业的“压力测试”。经过前后三次“测试”,汪清的商家和全县的物流体系就十分顺溜地“跑通了”。
提起那场销售活动,孙永芳至今还记忆犹新。“效果爆炸啊,爆炸。”
2019年6月,汪清木耳走进薇娅的直播间进行纯公益销售,“淘宝直播一姐”30秒就卖出了将近5000份木耳。第二天一大早,桃源小木耳厂全厂出动去车间打包,两天时间货就全部发了出去。
“还好我是本地人,七大姑八大姨的喊来十几个亲戚帮忙。其实,卖货赚点钱还是其次,大家看到木耳都卖了出去,非常开心,同时信心也都树立起来了,这比赚钱更重要。”孙永芳说。
薇娅和她的粉丝们宛如一次风暴“突袭”了汪清,给这个小县城的企业和政府留下了电商的火种。此后,孙永芳的企业家朋友纷纷来找她打听直播卖货是怎么回事,也开始相信电商拉动的内需力量。
技术赋能 小木耳变大产业
对返乡创业的孙永芳来说,改变落后的种植和销售方式,让农民依靠木耳有稳定收入,才能真正带动父老乡亲们致富。
木耳在汪清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最早使用的是段木打孔接种法,即在一根一米长、10厘米粗的柞树木段上,用自然孢子进行接种,三年后能出产100克左右木耳,这种种植方法的产量低,还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之后,改用塑料袋地栽法,但是土法制菌难以控制卫生条件、成活率低,混入过多杂菌甚至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而且土法制菌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火灾风险大。
孙永芳和汪清的木耳种植户们,在尝到了电商销售木耳的甜头后,开始意识到,要将产业壮大,必须改变落后的种植和销售方式。只有稳定的产量才能带来稳定的销量,有了稳定的销量才有稳定的收入,因此生产方式必须更加现代化。
“我们的全部生产流程均采用手术室的无菌级别标准。”现在已成为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孙永芳说,在桃源小木耳厂之前,国内基本没有全自动化的木耳菌包生产线,而在菌包制作过程中,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全自动化生产线将人与菌包隔绝开,从而使整个生产流程达到手术室的无菌级别。“我们不仅要将农产品做成工业品,还要将农产品做成工艺品。”孙永芳说。
据了解,包括全自动灭菌器、防污染菌种系统等在内的生产线核心设备,均为直接向设备厂家定制;每台80万元的无人AGV叉车可将物料运输至厂区任意位置,并实施远程监控,而且数据可溯源,实现了全流程4.0工厂智能化。这一条生产线还申报了十几项国家专利。
为帮助购买惠农菌包的农民种植出高品质木耳,桃源小木耳厂选派专人到村进行一对一帮扶。记者了解到,被派出去的业务骨干被称为“帮扶特派员”,归属于“社会公益部”。据孙永芳介绍,成立“社会公益部”是受到了阿里“乡村振兴特派员”的启发,“我们接触了阿里的姜特派员,感觉应该将这个公益的火花传递下去,于是就成立了自己的社会公益部。”目前,这个东北大山深处的“社会公益部”,正在打造汪清县木耳全产业链的服务平台,帮助农民种出好木耳。
通过源头升级、电商带动、直播竖立品牌、物流保障发货,曾经远在深山无人问的汪清木耳,已经成为市场中的紧俏商品。2020年4月,汪清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5月,当采摘木耳的季节到来时,全县的城镇劳动力几乎都不够用了。那些曾经远走他乡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甚至黑龙江的打工者也来此采摘木耳赚取收入。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汪清全县已有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52.6%。木耳栽培总量达到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黑木耳已经发展成为“多镇一品”“数村一业”的富民产业。
孙永芳和丈夫曾经去过山东济宁的金乡县参观,那里整个大蒜产业园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00亿元。孙永芳将“做世界最好的有机木耳”印在自家木耳的包装袋上,并相信总有一天,“汪清木耳”四个字也能值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