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9日电 题:“老打工人”赵文科的脱贫致富路
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见到赵文科的时候,他正在村委帮忙贴对联。
个子不高,脸庞黝黑,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的赵文科自称是个“老打工人”。
“成年以后我就跟着父亲去打工了,在乡里挖过水渠,去工地当过小工,也到新疆种过哈密瓜、当过钻井工……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个‘打工人’,谁能想到会有今天?”今年刚过不惑之年的赵文科坐在村委办公室,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父母身患残疾,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赵文科身上。
“家里地不多,挣不了钱,主要还是去附近的工地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块就算不错了。最难的时候,家里过年连烧火的煤都买不起,更别说给老人和孩子添件新衣裳了。”赵文科说,那时候日子苦,拼命打工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出路。
2015年,赵文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这一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党的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随着东至沟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赵文科决定不再外出务工,拿到产业发展项目补助又自筹一部分钱,他买了一辆双排货车,每天走村串户卖起了蔬菜,一年下来收入大概5万元。2016年赵文科脱了贫。
2015年,乡政府鼓励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当归,连续三年免费提供当归苗。第一年赵文科种了2亩,由于缺乏种植经验,收入只有4000多元。第二年,赵文科种了7亩,向村里有种植经验的老前辈虚心请教。当年,7亩当归为他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
掌握种植技术后,赵文科一心投入种植业。2018年,他承包150亩土地,成立了“大通屯田种植专业合作社”,2020年合作社全年收入超过10万元。如今,有30多名困难村民在合作社打工。
谈及今后的发展,赵文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让更多的村民挣到钱。
近几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始打造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大家都在犹豫观望时,赵文科抓住机遇,让妻子参加政府组织的短期技能培训班学习烹饪,并用扶贫贷款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院,去年营业额达到17万元,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老赵为人正直,工作踏实有干劲,别人遇到困难会躲,他是迎着上。”东至沟村委会主任裴占良说,如今,赵文科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连续两届被大家推选为村委的会计。因为带着大家脱贫致富,在1月6日召开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赵文科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提到这事,村里人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一晃眼,太阳落山了,赵文科开着那辆双排货车准备回家,副驾驶的座位上放着给孩子们新买的羽绒服。“可别小看这辆车,去年疫情期间,我就是开着它给居家隔离的村民运送蔬菜,好像又捡起了‘老本行’。”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