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圈”让村民开启幸福时光

发布时间:2021-01-26 09:36:39 | 来源:江西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脱贫攻坚

编者按

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把事关百姓的大事小情做实办妥,“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各地持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出实招,求实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为宣传报道好全省各地民生领域取得成绩的方方面面、惠及人民群众的点点滳滴,本报即日起在民生版推出“幸福账单之喜刷民生事”栏目,江西新闻客户端同步呈现,敬请关注。

春节临近,紧依昌江的鄱阳县鄱阳镇磨刀石村的脱贫户一个个忙并快乐着。他们忙着备年货,盘点去年一年的收成。脱贫户们开心地对记者说,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这日子是越过越幸福。

1月20日是农历的腊八节。趁着晴好天气,脱贫户曹红家里晒满了腊肉、香肠。她对记者说,去年赚了钱,打算多备些年货。2018年,曹红的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重担便落在她一人身上。为丈夫治病家里欠了债,又要照顾病重的婆婆,还有即将高考的儿子,曹红那时是身心俱疲。更让她无助的是,村办幼儿园撤了,她也失业了。

曹红一家入不敷出,日子过得艰难。“那年春节,想给孩子置办一件新衣服都没钱,买两斤猪肉就算过了年。”说起往事,曹红有些心酸。

2019年6月,在鄱阳县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磨刀石村成立鄱阳县绿康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县城8座公园的绿化管护。公司下设8个班组,吸纳50名园林养护工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25名,曹红正是其中之一。

经过培训,曹红干起了剪枝和清洁工作,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工作有弹性,收入也不错,日子有盼头了。”

“去年你家过得怎么样?”记者问道。

曹红眉开眼笑,她掰着指头,一笔一笔算起幸福账来:“有免费体检,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有工作收入……还当了个小班长,涨了工资,一年收入有六七万元,现在我每天把婆婆安排妥当后,再骑电动车去上班,顾家和工作,两头都不误。”

记者了解到,曹红的年度“幸福账单”上,不仅有六七万元的经济收入,还有更加鼓舞人心的喜讯:去年大儿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小儿子在省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名列前茅。两个孩子读书的学费全免,曹红的幸福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这样的好生活,以前做梦都不敢想。是县城管局的帮扶,才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幸福日子。现在我经常教育孩子们,好好读书,以后更好地回报社会。”曹红对记者说。令她欣慰的是,大儿子一放寒假,就在县城做起了疫情防控社区志愿者。

与曹红家相隔不远的舒世友见记者来访,盛情邀请记者去他家做客。聊起家里的变化,舒世友的幸福溢于言表:“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想不到”“不容易”“感谢党”,是他对记者说得最多的话。“一双儿女外出打工,一年下来差不多有10万元的收入。”舒世友说,如今最大的幸福,是一家人今年可以不再挤住在62平方米的一层楼里。

“原来小孩读书,自己又没有正经工作,新房只砌了一层楼便没钱再往上盖了,还常被人笑话。”舒世友心里不是滋味。去年挣了钱后,他家一层楼加建成三层楼,二楼还精装修了一番,铺了地砖,卫生间装上了冲水马桶和热水器。舒世友早早地打扫好卫生,就等着儿女回家过年住新房。

今年59岁的余赛英,儿子患肌肉萎缩十多年,一直没钱医治。为此,余赛英一度意志消沉。在外面打工,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日子过得让余赛英时常落泪。

幸福时光的开启始于去年年初,余赛英在“绿康”经过培训后上了岗,做的是剪枝和管护工作。第一个月领工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翻了三番,她很是兴奋,从此干起活来更加卖劲。“3个月存了1万多元。”余赛英对记者说这话时,满脸的笑容。她说要继续努力,挣更多的钱,然后带儿子去北京治疗。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真快!去年,扶贫干部帮我联系了专家,等过完年就带儿子去北京,看病还有报销呢。”余赛英幸福地说道。的确,现在磨刀石村办起了公司,村集体有了收入,村里的路好了,水清了,房修了,灯亮了,公厕建了,小乐园有了……村民们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结合村里地处县城的优势,“绿康”打造“农村30分钟就业服务圈”,构造起“党支部+村级劳务合作组织+脱贫户劳动力”的30分钟就业模式。离家近、时间灵活,让脱贫人口稳就业稳增收。

村集体经济的家底厚了,村民们的福利也越来越好。“去年8月,村里每户分红500元,11月是800元,而9月和10月每月每户有近2000元,12月的现正在算。公司还盘算着今年为村民买社保。”“绿康”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洁边翻着账本,边对记者介绍情况。她的手指快速地按着计算器,计算器报数发出的声音,就像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奏响脱贫户就业和生活的幸福之歌!(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上官理)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