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贫困区,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路(4)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上)

发布时间:2021-01-15 13:24:32 | 来源:人民中国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村民,吉村,山上,农家乐,村里

黄河边的“小三亚”

藏式木屋、阳光沙滩、碧波倒影……很难想象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村落。

这里是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的德吉村。从尖扎县城驱车出发,沿黄河一路向南,约20分钟就到了德吉村。德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青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复杂的地貌和奇特的景观,也带来了荒芜和贫瘠。这里的百姓曾经依山而居,农耕放牧,过着原始而落后的生活,不懂汉语的他们无法与外界沟通,交通的不便使他们走不出那片山坳,成了无法就业的贫困户。

2017年11月,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下,来自7个乡镇、30个村,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无法就地脱贫的251户946名贫困群众集中搬迁到了德吉村。搬迁之前,村民一年的人均收入只有3700元左右,现在已经达到9800元。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过程中,尖扎县瞄准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将文化旅游业树立为后续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开办农家乐成为村民就近就业的首选,截至2020年底,德吉村一共发展了30家农家乐,仅2020年一年就多出了12家。而那个在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达巴。

达巴农家乐地理位置优越,院前是村主干道,路边就是公交车站,站在院门口可以看到清澈的黄河、干净的沙滩和远处连绵起伏的高山。进门右手边是个小卖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屋内温馨舒适,木质地板锃光发亮。

德吉村在周边几个县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景点了。每到夏季,周边游客都来这里感受“小三亚”风情,自驾的小轿车从村口堵到七八公里外,小吃街人声鼎沸,农家院一屋难求。

达巴说,搬到德吉村之前,他们一家住在河对面的山上,一家人以种地、外出务工为生,一年到头只有四五千元收入。现在依靠旅游经济,一年收入达到了四五万元。达巴农家乐的住宿标准是每人一晚90元,和县城的宾馆差不多。但还是有很多游客选择住在村里,因为这里有家的温暖。“高原白马”是个专门为藏民服务的app,达巴把农家乐的信息发在上面后,接到了不少订单。

达巴的第一批游客是2018年7月从西宁自驾过来的10人小团体。从那以后,他们每年都会光顾这里,尝一尝达巴家的特色菜——藏式饺子,回到他们在德吉的“家”看一看。 

黄河岸边的“小三亚”风光

村支书的一天

在达巴家,正好碰到前来了解村民生活的村支书拉毛卓玛(43)。她在空余时间总是走街串巷到老百姓的家里拉拉家常,了解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她在这个村子已经工作4年了。

拉毛卓玛从计划实施异地搬迁的时候就在这里。住在山上的人讲究安土重迁,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上,即便日子过得苦,也不远搬到别的地方去。拉毛卓玛一趟一趟地往山上跑,和他们聊天,试图解开他们的心结。“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山上的日子太苦了,孩子上不了学、老人看不了病,连吃水都要挑个几公里的路,实在是看不下去。”

在她的劝说下,人们选择了下山。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从7个乡镇搬下来的村民互不相识却突然变成了邻居,邻里之间总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水管冻裂把邻居家给淹了;垃圾丢到别人家的院子前了;开车把别人家的护栏给撞坏了……这些鸡毛蒜皮的摩擦都要拉毛亲自出面协调,17、18整整两年,拉毛没有休息过一天。她为了团结村民,总是拉着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逢年过节,她还会组织一些小活动。比如三八妇女节,她自掏腰包买了一个大蛋糕,告诉村里的妇女们,这是属于他们的节日;端午节就让几个村干部都出了点钱,买了糯米和粽叶,交给大家包粽子。

刚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村民们卫生意识差,衣服脏兮兮的。拉毛就带着他们去挑衣服,教会他们“打扮”。有的村民一看村里的木头护栏被车撞歪了,就抬到自己家里当柴火烧了。于是拉毛让他赔一块木头,教他们培养起公共意识。拉毛从来都把这些辛苦当成往日趣事,因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改变是对她最好的回馈。只是委屈了她还在上小学4年级的小女儿,这三年来经常等妈妈回家等到睡着,很少吃到妈妈做的饭,校门口的拉面馆成了她“童年的味道”,吃得太多,以致于现在看到拉面就要皱起眉头。

村支书在主持村民大会的场景

 (文、图:袁舒)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