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子刘智卓远赴西部大漠 送去生态扶贫“嫁接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12 11:35:03 | 来源:解放日报 | 作者:徐瑞哲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生态扶贫,嫁接技术,学子,上海出发,上海交通大学

从10人到800人,从一个麦草方格到固沙两千余亩……一位上海学子入选全国10位“最美大学生”,他就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绿格”公益实践团创立者刘智卓。

   不是来“玩”的

记者见到刘智卓时,惊讶于他黝黑的肤色。不过也难怪——在西部大漠安营扎寨,打麦秆扎方格、营养杯种苗、移植扎根,早上6时起床,一干干到10时,避开最干热的“午高峰”,下午4时之后,再一直干到晚上7时。

这就是刘智卓和小伙伴们的时间表。2016年夏天,刘智卓带领9个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小时的汽车颠簸,到达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治沙之行。

当时,很多当地人都觉得这群从城里来的白白净净大学生是来闹着玩的。然而,经历了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也经历了同行者因常喝硬水肾结石发作被抢救,刘智卓黝黑的皮肤印证着他不是来“玩”的。

这样的暑假,刘智卓已经坚持了5年。他从十人小队开始干起,逐渐创立“绿格”公益团队,志愿者发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范围也从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从初具规模的“交大林”,到造林三千余株;从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到战退2000亩黄沙,他的目标是“直到风沙止步”。

搭建技术推广的桥

从脱贫到小康,怎样才能让沙区“好起来”,又让沙区乡亲“富起来”?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发现,荒漠化和贫困化是一对无法分开的孪生兄弟。走访调研后,“肉苁蓉”进入他的视野。这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这样一来,一举两得。”

这个想法,他与当地创办集体企业的老乡一拍即合。这位老乡曾因为投身本地治沙,把身家搭了进去,欠下大笔债务。此时,科技扶贫必须出马。刘智卓背靠学校学院,联系业内专家,为当地送去肉苁蓉嫁接新技术,以此为基础推动荒漠化生态扶贫“嫁接模式”。作为下乡“技术员”,他牵线搭桥,组织专家团队和民勤县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座谈,制作嫁接技术指导手册,打通专业咨询渠道。

有了校地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上刘智卓他们这座技术推广的桥,当地形成了肉苁蓉7000多亩培育面积,以及沙生中药材——锁阳1万多亩的种植规模。那位农业企业创办人也因此还清了债务,迎来创业第二春。

对于未来,刘智卓计划用公益创业形式,让“绿格”模式在更多地方落地,变荒漠治理“外部输血”为“自我造血”,“就像一棵梭梭树一样,要紧紧扎根在大地上。”(记者 徐瑞哲)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