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政府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按照精准扶贫要求,中国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合贫困人口特点的脱贫形式。
国家对脱贫攻坚提供巨大财政支持。中央决定,脱贫攻坚期间,要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保证脱贫攻坚需要。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续5年保持每年200亿元增量。2019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1260.95亿元,2020年进一步增加到1461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切实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引导有助于脱贫的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等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中国建立了立体的脱贫攻坚投入体系,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每年有超过1万亿元的各类资金投向贫困县乡村,用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得到切实保障。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政策,促进贫困人口实现受教育权。为了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教育部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规定深度贫困地区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全程全部获得资助。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突出教育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少年不失学辍学。在确定资助对象时,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重点人群倾斜,准确摸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确保应助尽助。“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截止2020年9月15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60万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数由20万人首次实现动态清零。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中国政府加大贫困地区医疗保障资金投入。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550元以上,比2012年增加310元;中央财政下达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75亿元,90%投向中西部地区。2018年起,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20亿元,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中国政府采取定额资助和全额资助的方法把贫困人口纳入到医疗保障的制度,尽可能做到“一个不落”。贫困人口的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住院费用报销比率达到80%,医疗费负担明显减轻。2018年以来,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贫困人口4.8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负担近3300亿元,助力近1000万户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全国1007家三级医院对贫困地区1172家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建立远程医疗网络,832个贫困县均实现每县有一家公立医院的目标,99%以上的乡镇和行政村有卫生院和卫生室,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常见病、慢性病基本可以就近获得及时诊治。国家对贫困人口实行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和重病兜底保障的办法。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建部和财政部发布《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攻坚重点,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住房,逐一进行安全性评定,将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全部纳入改造范围,逐户建立改造台账,逐步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户均补助标准,并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危房改造给予倾斜支持,已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任务,基本解决贫困户住房不安全问题。截止2020年6月,全国2340多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都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其中1184万户原住房基本安全,占比50.6%;1157万户通过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集体公租房等多种形式保障了住房安全,占比49.4%。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水利部制定《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和《关于坚决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等多个水利扶贫政策性文件,选派200多名水利干部和专家到一线挂职,推进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八成以上的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告别了为吃水发愁、缺水找水的历史。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共提升了2.56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决了17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贫困群众搬迁后就业能力明显提升,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4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313元,年均增幅30.2%。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这个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同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贫困县全部摘帽。随着脱贫攻坚进程推进,中国贫困县陆续摘帽。2016年-2019年,共有780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