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贵州基层助残扶贫见闻

发布时间:2020-12-10 09:50:5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范思翔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助残服务,基层,分红,股东

新华社贵阳12月9日电题:脱贫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贵州基层助残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范思翔

“我是2017年3月28日来这儿上班的。”谈及自己到扶贫产业园制鞋车间上班的时间,杨明龙记忆犹新。

46岁的杨明龙家住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因小儿麻痹症致残的他不仅从农村搬进县城,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黔贵大地,像杨明龙一样开启新生活的残疾人越来越多。近年来,通过多渠道就业、托养服务、转股分红等方式,贵州大力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辅助性就业:“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遵义市习水县万佳玩具厂车间,年逾六旬的罗维情一边填充毛绒玩具一边说,没想到她和老伴儿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自己还当上了带班组长。

记者了解到,罗维情有肢体残疾,搬迁之前在农村靠务农和低保度日。2018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入位于习水县城的新家后,在县残联帮助下,她来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得到现在这份工作。

“这活儿好上手,离家也近。”罗维情说,现在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还管饭,最高兴的是终于能自食其力了。

在罗维情所在的玩具企业,残疾人员工有37人,其中包括17名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企业法人代表王列建介绍,有的残疾人员工初期不太适应,县残联和企业就安排专人进行劝导、谈心,同时采取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措施,帮助残疾人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状态。

罗维情的“幸运”正在越来越多残疾人身上成为现实。目前,贵州省共扶持创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117家,残疾人扶贫就业示范点1423个,31.25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或创业。

托养服务:“这儿就像家一样”

在群山环绕的铜仁市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残疾人集中托养场所“黔馨家园”饭菜飘香。临近正午,58岁的姚金花正张罗着10余位“亲人”的午饭。

这是“大管家”姚金花来这儿的第5个年头,虽有肢体残疾,但尚有劳动能力的她承担起了打扫卫生、做饭、看护等工作。

“在这里天天都有肉吃,日子幸福着呢。”55岁的姚来宝因低视力、身边没有亲友照料来到家园居住,平时辅助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有400元补助。“吃住都是免费的,还有这么多朋友,比自己在家过得好。”姚来宝说。

作为铜仁市首家村级残疾人集中托养场所,鱼良溪村“黔馨家园”建于2016年。“村里缺乏看护的残疾人能在这里获得日常生活照料,视身体情况还可以承担简单的工作。”鱼良溪村村支书杨再炼说,“黔馨家园”配有食堂、宿舍、洗浴室等设施,可以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

“这儿就像家一样。”姚金花说,作为“空巢残疾老人”,她和老伴儿在这儿既实现了脱贫增收,还能交朋友,“都舍不得回家了。”

“黔馨家园”是贵州发展助残托养服务的一个缩影。通过“阳光家园计划”等措施,贵州还为省内4.01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并为5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照护服务。

转股分红:“一分钱不花,还能拿钱”

“没想到我也能参加分红。”“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儿。”……在铜仁市石阡县的宏信服饰有限公司,面向县上贫困残疾人的2020年度转股分红大会正在举行,大伙儿满心期待。

“没想到一分钱不花,还能分红拿钱。”46岁的黄应银第二年参与分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黄应银说,他肢体有残疾,经县残联介绍,去年进入公司上班,从事缝制服装工作,除了每月2500元左右的工资,变身“股东”的他每年还有600元分红。

享受分红的残疾人不止黄应银一个。宏信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孝芹介绍,2019年,石阡县残联和公司对接,整合利用多方资金分批为200余名残疾人入股,每人每年享受数百元的分红。

“我们还为17名残疾人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增收。”罗孝芹说。

2017年起,石阡县通过整合多方资金,以此为股金,帮助重度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入股合作社、企业,让残疾人定期获得分红收益。目前,贵州省已帮助1.17万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变身“股东”,享受分红福利。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产业增收、发展助残服务平台等方式,创新推动残疾人帮扶工作,实现脱贫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目前,全省48.8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脱贫。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