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就是让科学接地气——访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勇

发布时间:2020-12-01 17:00: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武一男、张勇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贵州水城,猕猴桃,中科院,科技扶贫,夏勇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贵州省水城县的农民罗东祥做梦也没想到,祖祖辈辈靠种苞谷生活的他,如今成了当地猕猴桃种植的技术能手。靠耕种家中原有的9亩地,年收入从之前仅1万元左右变成了20多万。在外打工的儿子现在也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他的“徒弟”,学习种植猕猴桃。作为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水城县,也在2020年3月3日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

这一切让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勇深有感触。作为水城县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2017 年夏勇一头扎进水城县,扎根基层、扎根扶贫一线。3 年间,为了寻找脱贫“良方”,他和工作队走村入户、深入实地、考察调研,撰写出 20 多万字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水城县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精准剖析致贫因素,提出了全方位的科技扶贫措施,获得水城县委、县政府高度认可,并将该报告全面纳入当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用科技的手段找出了治愈贫困顽疾的“秘方”。

针对水城县科技扶贫参加单位多、人员相对固定,驻扎一线的时间较长,党员比例较大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了水城县脱贫攻坚功能型党支部,并由夏勇担任支部书记。“党支部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各个扶贫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系与组织协调。”夏勇表示,通过潜心研究“战攻坚”,真抓实干“谋打赢”,以党建引领扶贫工作,使全体扶贫科技工作者不忘“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初心,紧紧围绕水城县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和实施方略,把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我们的党支部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定点扶贫任务的战斗堡垒,也被贵州省委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夏勇说道。

2017 年以来,水城县组织协调中国科学院科技力量实施了 13 项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涉及农业、工业、生态、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共投入帮扶资金 2 270 万元,引进帮扶资金近 4 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6 300 多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 95 万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 2 300 多万元。通过中国科学院在水城县的精准科技扶贫,相关技术和成果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带动了水城县的扶贫产业快速发展,3 年来科技支撑的部分扶贫产业直接经济效益达到 3.11 亿元;贫困发生率从 18.9% 下降至 1.51%,带动 15.87 万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水城县从扶贫困难县变成中国科学院帮扶脱贫标杆县,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扶贫办”)考核中国科学院扶贫成效从“较好”提升至连续 2 年“好”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正是夏勇和水城县扶贫工作队“脚踩泥土,不忘初心”结出的累累硕果。

谈及自己的“扶贫之路”时,夏勇感慨道:“当你看到在 21 世纪的今天,仍然有一批如此贫困的农民,你就会在心中燃起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使他们能摆脱贫困的激情。科技扶贫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科技扶贫既是身负的政治使命,更是科研人的精神传承。” 


开对“药方子”——深入调研寻找脱贫方案

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滇桂黔石漠化山区的贵州水城县,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夏勇初来乍到就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夏勇了解到,2016 年,水城县全县贫困人口 4.86 万户 16.75 万人,贫困发生率 18.9%,高出贵州省平均贫困发生率 1 倍以上。

“当地人祖祖辈辈种地,什么方案才能帮助水城县脱贫?如何为水城县找到一条科技扶贫的新路?”一连串的难题浮现在夏勇的脑海里。

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要摸清水城县的贫困状况,调查研究是基础环节。“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夏勇带领着由中国科学院 13 个单位的 38 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的调研工作队,走村入户,对贫困户和脱贫户一一进行访谈;与当地乡镇干部、村干部耐心座谈,对贫困现状和脱贫措施深入分析,调查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状况,全面梳理水城县及下属各乡镇的贫困状况,精准剖析致贫原因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完成调研工作,需要克服语言和环境都相对陌生、交通不便、卫生和生活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夏勇说:“在艰苦的环境中,信念感非常重要。科学家的责任就是要推广知识,我建立了水城工作群,大家会在群里相互鼓励,交流如何克服困难;会谈感想、理想,也会聊科技。”

经过 3 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工作队对全县 25 个乡镇开展了实地考察,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通过分析获得的调研数据,针对相关乡镇或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结合中国科学院的相关科技力量和水城县的实际脱贫需求,调研工作队完成了 20 多万字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水城县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并根据煤化工、玄武岩纤维等产业调研现状,形成了《水城县煤化工产业精准扶贫调研》《水城县玄武岩纤维产业精准扶贫调研》等 14 份专项扶贫建议报告,以及 25 份《乡镇精准扶贫建议报告》。这些报告为进一步做好水城县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系统、可实施、能示范的行动指南,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和群众的赞誉。

拔掉“穷根子”——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在水城县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通过改革激活和释放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益,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以探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通过考察调研发现,水城县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海拔 1 400—1 800 米)。然而,在高海拔区,缺少适应生长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品种;同时,工程性缺水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夏勇和工作队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资源,创新科技扶贫的方法和形式,将科技扶贫与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相融合,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人才、项目、成果、设施和科普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探索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通过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助其依靠科技“富”起来。例如,工作队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贵州普定、印江等石漠化山区探索的喀斯特山区集水技术成果,因地制宜,在蟠龙镇二道岩村示范推广“路-池一体化集雨蓄水灌溉技术”。最终,彻底解决了猕猴桃、烟草、蜂糖李等脱贫攻坚产业春季缺水困难的问题,灌溉面积达 1 080 亩。

经过研究分析,工作队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新培育了 13 个科技扶贫项目,包括:猕猴桃、刺梨、马铃薯、食用菌、小黄姜、药用植物、生态养鱼、草牧业、矿泉水、玄武岩纤维、生态旅游等多个产业,喀斯特山区集雨系统,以及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等方面。

其中,依托水城县的猕猴桃产业科技扶贫项目,工作队制定了水城县猕猴桃发展规划,指导全县猕猴桃产业科学稳步发展,推广抗逆性更好、产量更高且能适应更高海拔的中国科学院红心猕猴桃新品种“东红”,免费授权给水城县全县种植户种植,受到当地种植户极大欢迎。在米箩镇建设示范种植园,指导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开展新品种引种示范工作,不断丰富全县的品种储备;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每年在 10 次以上,其中参加人数 100 人以上的大型培训有 3 次以上,这些工作使盛产期果园的产量提高约 20%,优质果率由最初的 30% 提高到现在的 60%。经过 5 年来的不懈努力,已推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 10 万余亩,年产量 1 万多吨,年产值 4 亿多元,并带动了 5.27 万人脱贫。猕猴桃产业科技扶贫项目成为水城县扶贫的“靓丽名片”,真正做到了“脱得了,稳得住、后劲足”。

“刚开始村民的接受度很低,都喜欢种苞谷,因为苞谷祖祖辈辈都在种,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夏勇的眼中,生活和语言的困难都是小问题,扶贫开始时最大的困难是村民的不理解。在实地调查中夏勇发现,贫困户里有约 20% 的人只有小学文化,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对于工作队提出的发展科技扶贫新产业,居民并不愿尝试。而要拔掉穷根,归根结底是要让村民自己站起来——那么科技扶贫怎样才能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呢?

对此,工作队要求每一位科技扶贫的队员,要做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真正到村民的田地里头手把手教贫困户如何栽、如何养,村民才会真正受益。“要让科学接地气就必须要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我们要改变态度和方法,不能像讲课、像在学校传授知识一样,一堂课就把猕猴桃的事情讲完。一定要在田间地头,分季节、分农时、农事,手把手,实时教。”夏勇举例道,猕猴桃的种植,虽然收入很高,但属于技术活。因此,在培养当地的技术能手时,对普通村民就要耐心讲、反复地讲,从栽培、剪枝、授粉等方方面面都要讲;该栽植的时候要在现场指导栽植,该剪枝时也要在现场进行辅导,真正做到手把手到田间地头去教。

与此同时,科技扶贫,还要“志智双扶”。夏勇表示,就是要调动起村民的主动性,树立带头人、培养示范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钟彩虹老师,参加水城县的科技扶贫工作以来,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指导和培训村民,以至于在水城只要是种猕猴桃的几乎没人不知钟彩虹的,而当猕猴桃有问题时第一想到的就是钟彩虹。钟老师的用心指导和成功示范,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参与的积极性。”夏勇介绍,二道岩村徐安红家的猕猴桃地里,起初因管护不到位,猕猴桃产量低,徐安红一度对产业失去了信心。工作队请来专家们和第一书记赵贵山一道与他共同查找原因,帮助他重拾信心,还手把手地教他除草、施肥、套袋……2019 年,徐安红家的猕猴桃产量翻了一番。

除了调查研究,推广成熟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工作队还通过沟通协调,为小黄姜产业等项目引进了企业,进行保底回收。夏勇介绍到,“小黄姜每斤保底价 2 元,一亩 4 000 多斤,产值马上就变成 8 000 多元。村民看到有销售渠道、有保底,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第二年就说‘我也要种!’”

 种出甜日子”——让村民的生活一直甜下去

如今,水城县建立了猕猴桃米箩核心示范基地、高海拔区域品种基地、科技博览馆,制订了“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群”9 个生产技术标准,培训中层技术人员 500 余人、基层一线技术人员 6 000 余人次。经过多年的持续工作,水城县的猕猴桃种植面积由最初的近 2 万亩,发展到现在的 10 万多亩,分布在全县 19 个乡镇。

2019 年,水城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09.98 亿元,同比增长 7.7%;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0 351 元,同比增长 11.1%;同时,水城县被评为“中国西部地区百强县”。

夏勇笑言,现在大家已经理解了科技扶贫,对工作队很支持、很欢迎。“要让科技真正成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得实惠的窍门。”夏勇认为,要让科技接地气,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实用抓手。只有农民尝到甜头,才会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当“要我干”的呼声越来越小,“我要干”的声音就越来越大。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目前,水城虽然脱贫了,但是要做到摘帽‘四不摘’,即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通过前期工作的积累,现在主要是建立一些科学平台,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融入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此外,原来是前端种植,现在要把后端产业进行融合。只有抗风险能力更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才能保证种植业和养殖业迅速发展,一直有高的收益。”夏勇说道。

虽然水城县已经脱贫摘帽,但在夏勇看来,这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虽说“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问题解决了,但造成长期贫困的产业短板等问题,依然需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相对贫困乡村的延伸,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确保脱贫工作不返贫,背后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的支撑力量。中国科学院一直坚持用科技推动脱贫产业高质量深入发展,加速新时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通过科技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尽快见到效益,尽快增收,尽快发展,就需要在产业后端,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完善上下功夫。”夏勇认为,要真正发挥科技优势,逐渐从政治任务帮扶转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把真正很好的成果通过转移转化助力产业发展。发挥好中国科学院科技智库的作用,积极参加地方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环境、生态治理方面下功夫。

与此同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样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强调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加强基础教育帮扶力度,另一方面扩大科普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帮扶成效。实际上,教育扶贫作为巩固和稳定脱贫成效,“志智双扶”的长期措施和手段,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突出中国科学院教育优势,增强帮扶力度,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工作,为稳定和巩固脱贫成效发挥重要作用。”夏勇说。

“要让村民们的生活,一直甜下去。”谈到未来,夏勇饱含深情地说道。他也会在科技助力当地发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作者:武一男、张勇;《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