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根村第一书记胡红:托起扶贫梦想的“前浪”

发布时间:2020-12-01 17:00: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文彦杰、张蔚蓝、王虔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云南,科技扶贫,中科院,勐根村,胡红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在中国云南,以“勐”开头的地名有很多,“勐”字在汉语中意为勇猛,傣语称“勐”为小块的平地。勐根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村民经济收入低,农产品单一、销售难等一系列问题曾长年困扰着这里的人们。5年前,一位年轻的“80后”驻村第一书记来到这个不大的村庄,和2000多位村民一起,谱写出了一支脱贫的“勇者之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勐根村主要居住着傣族、拉祜族和哈尼族村民,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的结对帮扶点。“我是 2015 年 9 月16 日被派到这里来的。”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的胡红清楚地记着自己成为勐根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日子。5 年来,他带着勐根村的村民们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还共同经历了口蹄疫、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抗击过洪水、当过救火队员。到 2019 年底,勐根村 353 户 1 479 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 343 户 1 452 人已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 0.92%,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 

凝聚人心:扶贫是一门“人”的学问

8.3 公里生产道路实现硬化、361 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农户实现 100% 通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帮扶者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目前脱贫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难点是什么?”“群众希望做什么?”这些是来到勐根村后的胡红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扶贫干部、热血青年、党员、丈夫、父亲……作为一名“80 后”的“前浪”,胡红身上有太多标签,而过去 5 年里,他每天专注做的只有一件事:扶贫。


36 岁的胡红特别喜欢一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在如何严峻的条件下,都要绽放自己的光彩,实现人生价值。“刚来到勐根村,语言不通,翻译也会有偏差。”胡红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语言沟通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坎儿。胡红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又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派遣的扶贫干部,与脚踩泥泞土地的农民似乎有着天然的距离感。然而,这位年纪轻轻的第一书记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从语言不通到能正常交流,还在与乡亲们相互学习沟通中普及了普通话。“翻译也不是完全行得通的,学会了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就能和村民们拉近距离,有了共同的文化载体,也建立了信任感。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学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融入乡村生活,接上地气儿,胡红也走进了村民心中。2018 年,他牵头在哈尼族村寨举行了一次茶叶加工和有机茶管理培训。培训前一天,专家已经到位,但天公不作美,一夜大雨使进村道路泥泞不堪,培训可能办不成了。这时胡红接到村小组干部打来的电话,“书记,没事儿,我们就盼着你们来,我们需要你们专家来。”第二天,干部和村民们自发把所有烂泥巴路全部填好了。胡红回忆道:“青年、妇女、老人背着锄头齐上阵,我特别地感慨,这是对知识和发展的渴望啊!那天培训后,村里杀了一头猪,大家像过年一样庆祝起来。”培训很成功,后来,村寨里的道路也完成了硬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这些“人”,不仅包括成千上万的一线扶贫干部,也包括每一位群众百姓。“群众的积极参与,党员干部的牵头引领,本土人才的培养,缺一不可。”这是胡红 5 年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心得,在他看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是信任;凝聚人心,事儿才能办成。“有了信任以后,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胡红憨憨地笑道。


扶贫需“志智双扶”。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胡红还积极推进建设小学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打造“勐根村完小爱心图书室”,协调建设酒井乡中学科技馆,让更多孩子从知识中获取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扶贫工作管两代,一个是管当代,一个是管下一代。”胡红坚信,依靠教育扶贫能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家庭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人才。2020 年,村里已走出 8 位大学生。

精准实干:技术引进来,产业走出去

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发展产业是让村民们过上好生活的推动力,也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保障。在勐根村,过去有一些零散的茶叶、甘蔗、传统养殖业等产业,但发展一直较为单一,也找不到提质增收的有效方法。而传统的种植方式,只能让百姓守着“一亩三分地”却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胡红通过充分调研发现:产业发展应从改变种植方式开始。


“土地、技术、人才、市场,发展产业这些要素缺一不可。”胡红介绍,种植方式的改变是勐根村发展产业的重要推动力。机械化的种植方式,节省了劳作时间和劳动成本。渐渐地,勐根村的村民开始利用西瓜、甘蔗和冬早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原有的基础资源,走起了发展产业、致富增收的路子。


勐根村的傣族村民们一直以来就有种西瓜的技术,逐渐形成了一些种植大户,也有一些市场的资源。发展产业,首先要转变观念。胡红和村干部们向村民动员宣传,协助从种瓜、摘瓜、卖瓜、分瓜每一步解决技术问题、组织问题、销售问题。收益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村民们见到运西瓜的大货车开进来,西瓜产业越做越好,受到了鼓舞,也纷纷加入“种瓜大军”,一起走上了致富路。胡红和干部团队就地取材,带领村民们扩大种植规模,“2019 年底,我们全村种了 1 556 亩冬季西瓜,2020 年以来单卖西瓜,总产值就达到了 1 100 万。”提到特色产业,胡红如数家珍,语速也不自觉地变快了许多。


技术引进来,产业才能走出去。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目标任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量的增长要抓,质的保障也不能少。在勐根村这样的边境村庄,如何获取新的技术和信息?如何选择特色产业?如何做好示范,让老百姓自发地参与进来?这些都是胡红思考的问题。


5 年里,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胡红带着村里的干部、乡亲走出勐根村“取经学习”,引进新的种植产品和生产技术。在推广种植方面,胡红脑海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我们通过走出去学习,看到冬季辣椒很有市场,回来以后,第一时间购买了种子,让党员干部来牵头做示范;发展新的产业首先要让群众看见效益,有了效益后面的人就会跟着做,如果没有效益就行不通。”有了带路人,村民们干劲十足,学习的热情也日渐高涨。


2017 年,胡红一边学习组织运营知识,一边拉着乡亲们开始成立合作社,还请了专家来到村里,围绕当地的发展需求开展了一批实用的技术培训。此外,通过中国科学院的资源,胡红带领村民们把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仲乃琴研究员的肥料增效技术应用在甘蔗种植上,并把 50 亩的甘蔗实验田,推广到种植 1 850 亩。胡红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亩甘蔗能增产 1.5 吨,每亩成本控制在 50 元左右的话,就可以为老百姓增加七八百元的收入,好一点的品种可能将近 900 元哩!2020 年还会再加大种植。”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勐根村人均收入从 2015 年的 2 206 元增加到 2019 年底的 7 407 元,翻了 3 倍。

不负青春和韶华:一位扶贫干部的自我修养

一线扶贫干部必备的单品是什么?走村调研常常需要车,自备挎包、背篼、手电筒、雨鞋和厚厚的笔记本等等,必要时还得扛上大喇叭。而有时,仅仅只是需要一张机票。


2020 年正月初二,本打算为父亲庆祝 60 岁生日的胡红匆匆买了机票赶回村里,一边忙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边领着村干部和群众为复工复产做准备。疫情突发,除了带领村民们做好防护,胡红还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无接触沟通工具,开始做起产业销售筹备工作。疫情稍微好转后,胡红和村干部开展摸底走访,拿出预案与商户对接农产品销售,与相关的单位对接保障销售,为的是保障群众和贫困户的收入,争取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介绍,到目前,疫情并没有对勐根村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造成严重影响,村子里没有出现返贫现象。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还得有可靠的团队进行可持续帮扶。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能吃苦的人才队伍呢?胡红说:“我们在脱贫攻坚路上,锻炼出了比较可靠的能战斗的队伍。除去中国科学院的 27 位干部职工,以及对口帮扶贫困户 89 户,我们还培养了 6 位当地的少数民族骨干,他们在脱贫过程中出了很多力。我们的村组干部,绝对是一群讲奉献、奋不顾身的干部。”


“扶贫工作真的是‘白加黑’和‘5 加 2’”,胡红毫不掩饰扶贫事业的艰辛劳累,他坦言,“对自己的家庭我确实挺愧疚的,但对工作、对群众,更多是一种感激。每每想到这里,我都充满着压力和责任感。”当问到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时,这位热血的“80 后”党员倾诉着自己朴实与成熟的想法:“我和爱人都很年轻,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我的追求就是踏踏实实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多为群众做点事儿,在扶贫事业中留下一点儿痕迹。不辜负青春和韶华。”


带着这样的信念,胡红持续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无论从组织村级农民工会到组织村级合作社,还是举办农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胡红始终调动着农民参与脱贫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的牵头示范作用,提升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的能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干部是离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最近的一部分人,他们扎根土地,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当问到“2020 年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是否会继续留在村里挂职工作”时,胡红留给我们一句特别朴实的话:“是否继续派任,是组织决定的。从我个人的角度,就是努力做好村里的工作,这样不管之后是哪位同志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都会好做一些。”(作者:文彦杰《中国科学院院刊》;张蔚蓝、王虔 中国网 ·中国发展门户网;《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